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第五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武漢投入百億元建設“海綿城市”破解內澇“看海” 先期安排青山區選取23平方公里作為舊城改造試點區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4-13  瀏覽次數:122
    核心提示: 武漢投入百億元建設“海綿城市”破解內澇“看海” 先期安排青山區選取23平方公里作為舊城改造試點區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排水管網大會(水環境綜合治理)邀請函(污水千人大會同期會議)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新華網武漢4月11日專電(記者李勁峰)近年來因排水不暢帶來城市漬水、內澇突出,常被調侃為城內“看海”的武漢市,計劃未來三年投入102億元,建設透水、蓄水、排水功能完善的“海綿城市”,統籌解決城市內澇、雨水資源化利用等問題。

      據武漢市水務局介紹,武漢水資源豐富,“優于水也憂于水”,長期面臨汛澇同期、抽排能力不足、大量雨污水入河湖、水質惡化等問題。經系統申報評審,武漢市近日順利躋身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探索城市從“工程治水”向“生態治水”的轉變。

      城市傳統建設模式中,路面追求硬化率,逢雨時力求“快抽快排”,卻效果不佳。“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建設綠色屋頂、可滲透路面、下凹式綠地、城區河湖水域和污水處理設施等,加強城市對自然災害的承載力,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未來三年,武漢市將投入102億元用于“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先期安排青山區選取23平方公里作為舊城改造試點區,打造“山水園林湖”的生命共同體;漢陽四新選取15平方公里作為新區建設示范區,依托現狀水系構建排水、慢行交通、生態景觀有機融合的多功能海綿體。

      武漢市水務局副局長張斐說,河湖眾多,水網發達的武漢,可為海綿城市提供充足的調蓄空間和良好骨架;作為深受內澇漬水影響的大型城市,武漢也能為試點提供典型的示范樣本,在城市建設中真正從源頭變“水害”為“水利”。(完)


     

    武漢投入百億元建設“海綿城市”破解內澇“看海”

    我要評論

    2015年04月13日  來源: 新華網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革吉县| 武安市| 栖霞市| 汝阳县| 连州市| 云龙县| 思茅市| 米林县| 商城县| 南通市| 白玉县| 平度市| 德令哈市| 宜阳县| 科技| 松溪县| 玉田县| 鱼台县| 拜城县| 沁阳市| 顺平县| 西充县| 咸阳市| 河西区| 沙洋县| 浏阳市| 定边县| 双城市| 都昌县| 连云港市| 珠海市| 洪江市| 竹山县| 宁德市| 宁海县| 怀远县| 静乐县| 凤翔县| 东源县| 农安县| 彝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