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省長婁勤儉日前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大氣污染防治和渭河污染治理等情況匯報,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環保工作。他強調,要超前謀劃,狠抓落實,強化督查,嚴格執法,推動環境質量不斷改善。
據了解,今年以來,陜西省以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為引領,扎實推進各項環保工作。列入《渭河三年行動方案》的225個治理項目截至10月底已實施213個,占項目總數的95%,已完成177個,占項目總數的79%。渭河水質持續改善,出現了由量到質的變化。截至今年上半年,陜西省化學需氧量完成“十二五”減排任務的138%,氨氮完成93.6%,二氧化硫完成206%,氮氧化物完成50%。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全面推進。據統計,三年農村示范項目完成后共投資14.9億元,涉及43個縣區、414個鎮、2665個村,受益人口達到300多萬人。
在充分肯定全省環保工作,特別是在大氣污染治理、南水北調水源地保護、渭河污染治理等方面所取得成績的同時,婁勤儉指出,環境保護工作既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也是重大的政治責任;只有提高環保認識,讓百姓享受天藍水清安全放心的生態環境才是最重要的。
“環保與發展并不矛盾,它只會為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婁勤儉指出,陜西是生態相對脆弱的省份,環境承載能力有限,但只要各級各部門自覺承擔起保護環境的重任,抓當前想長遠,全面推進改革創新,完善制度體系,強化監管執法,切實把各項工作抓實抓好,在發展中維護生態環境,環保自然會為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提供更好的空間。婁勤儉同時強調,目前關于霧霾的成因有不同看法,但通過治理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要少爭議、多工作,主動把責任扛在肩上,把自己分內的事情做好。
婁勤儉指出,生態環境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當前要以多種有效手段,高標準、嚴要求控制排放,加強控煤、燃煤鍋爐拆改、黃標車淘汰、揚塵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農村環境整治等方面的環保工作,切實保護好環境。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要學習借鑒其他地區關于濕地建設管理的先進經驗,進一步系統地恢復濕地、恢復水系、恢復地下水,促進生態系統重現自然的生機與活力。
婁勤儉最后強調,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謀劃,系統防治。要繼續加大力度、強化監督,確保冬季采暖期間空氣質量。要確保渭河三年變清如期實現,加快制定下一個三年行動方案,把渭河真正建成安瀾渭河、生態渭河、美麗渭河。要優化結構、改進工農業生產方式,分行業、分區域降低萬元GDP能耗。要加強治污基礎設施建設,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特別是工業園區必須要有污染處理廠,有條件的要建設小型濕地。要提高土地使用效益,通過節約土地為發展留出空間。要嚴格按照環保標準、法律法規來管理,明年起要堅決關閉10萬千瓦以下的小火電,此項工作要列入政府工作報告,確保落實。要嚴格執法,堅決查處超標排污和偷排等違法行為。要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科學制定“十三五”規劃,抓緊謀劃新一輪重點區域的環境治理工作。
陜西省副省長張道宏在安排部署下一階段環保工作任務時強調,即將進入采暖期,大范圍灰霾污染隨時可能發生,氣候條件不利是外因,區域內的持續排放才是造成空氣質量下降的內因。各部門必須加大污染防治的力度,扎實工作,緊緊抓實抓好揚塵污染防控、燃煤污染控制、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等重點工作,打好今冬明春的治污降霾攻堅戰。
陜西省長婁勤儉:讓環保為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時間:2014-11-18 10:26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肖穎 馮永強 普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