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污水處理廠
案例發生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新建路
來源:新華網
可持續領域:
自定義標簽:污水處理廠 ,生活污水 ,污水凈化 ,
摘要:按照新制定的《太原市城市排水專項規劃》,太原市將新建晉陽污水處理廠,專門用于河西地區居民生活污水的深度處理。目前,一期工程已進入前期籌備階段,力爭盡快開工建設。預計該廠將于2015年底通水運行,并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全地下花園式污水處理廠。

國內規模最大配套花園設計 處理后污水可用于工業及綠化
按照新制定的《太原市城市排水專項規劃》,太原市將新建晉陽污水處理廠,專門用于河西地區居民生活污水的深度處理。目前,一期工程已進入前期籌備階段,力爭盡快開工建設。預計該廠將于2015年底通水運行,并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全地下花園式污水處理廠。
太原市現有(含縣城)污水處理廠12座,其中,市區污水處理廠有7座、縣區有5座,每日處理污水量為69.6萬噸,其中包括工業廢水12.8萬噸。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西部地區的人口規模日漸擴大,其配套的服務設施也需進一步完善。據悉,太原市服務于城西地區的污水處理廠包括河西北中部污水處理廠和南堰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每日約為20萬噸,其中主要依靠河西北中部污水處理廠(南堰污水處理廠以處理工業廢水為主),已難以處理日益增加的污水,致使不少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汾河中,污染了環境。
據介紹,晉陽污水處理廠建成后,河西北中部污水處理廠、南堰污水處理廠兩個廠所在區域的污水也將由該廠統一集中處理。按照相關規劃,該項目選址位于晉源區姚村東南,307國道以東,規劃濱河西路以西,總占地面積410畝,污水處理的服務范圍覆蓋汾河以西地區,總體設計規模每日可處理污水48萬噸,一期工程完工后,每日處理污水32萬噸。經過處理的污水,水質將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可用于清徐工業園區、循環產業園區等的工業用水及污水廠周邊的綠化用水。
整個廠區采用雙層加蓋的全地下式方式建設,配套大量的園林設計。這樣一來,打破了人們對污水處理廠傳統意義上的認識,具有占地小、噪音及環境污染小、美觀性好等優點。本項目地上除辦公樓外,其余全部為綠化或花園生態型設計,能有效地與周邊汾河綠化帶融為一體,提升或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目前,該項目已被列為省、市重點工程,正在進行項目手續及征地的前期籌備工作,待項目可研報告批復后就將進行公開招標,力爭盡快開工建設。本項目的建設,對太原市汾河以西污水收集率以及太原市周邊水環境質量狀況的改善將起到積極作用。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也將運至污泥集中處置中心,再次進行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實現污水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以及無害化。
來源:新華網
太原市晉陽污水處理廠
設計單位: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投資單位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該工程位于晉陽姚村鎮,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建設規模32萬m3/d,其中A/A/O工藝建設規模為20萬m3/d,MBR工藝建設規模為12萬m3/d。該項目被列為山西省和太原市重點工程,采用全地下式結構設計。
山西省太原市的晉陽污水處理廠工程項目是國家環保部“十二五”重點減排項目,也是山西省政府“百日百項”工程項目,占地410畝,廠區投資15.7億元,服務區域覆蓋汾河以西地區,總處理規模為48萬噸/日,一期處理規模為32萬噸/日,采用雙層加蓋全地下式布置,工藝分別為 AAO 工藝20萬噸/日, MBR 工藝12萬噸/日。今年以來,市城鄉管委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科學制定方案,倒排工程進度,采取多項搶工措施,合理調配施工機械和人員,全力推進晉陽污水處理廠工程項目建設。
地下污水處理廠因具有節約土地、對環境影響小等特點,正在成為大型城市污水治理工程的一個新的發展趨勢和發展方向。因擁有國際領先的MBR工藝,碧水源成為目前地下污水廠建設的主力軍,已在昆明、北京、煙臺、石家莊等地擁有多個已建和在建項目。目前國內投運規模最大的地下污水處理廠——昆明第十污水處理廠就是由碧水源投建。
建設性質 | 新建 | 所在地區 | 山西 | 投資預算 | 251351.21萬元 |
主體工藝 | 改良A/A/O+MBR | 總規模 | 48.0萬噸/日 | 近期規模 | 32.0萬噸/日 |
太原市晉陽污水處理廠預計于2015年底通水運行 規模32萬噸/日
城市的范圍在不斷地擴大,但相應的污水處理設施卻未能跟上城市擴張的步伐。去年年底有媒體曾報道太原市每天仍有大概20萬噸污水直排汾河,因此當近日太原將新建大型地下污水處理廠的消息一出,便引起各方廣泛關注。
目前,太原市有污水處理廠12座,其中,市區污水處理廠有7座,縣城有5座,每日處理污水量為69.6萬噸,其中包括工業廢水12.8萬噸。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西部地區的人口規模日漸擴大,其配套的服務設施也需要進一步完善。
記者了解到,太原市目前服務于城西地區的污水處理廠包括河西北中部污水處理廠和南堰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每日約為20萬噸,其中南堰污水處理廠以處理工業廢水為主,河西北中部污水處理廠已難以處理日益增加的污水,致使不少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汾河中,污染了環境。
按照新制定的《太原市城市排水專項規劃》,即將新建的晉陽污水處理廠,專門用于河西地區居民生活污水的深度處理。經過處理的污水,水質將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可用于清徐工業園區、循環產業園區等的工業用水及污水廠周邊的綠化用水。
據悉,該污水處理廠建成后河西北中部污水處理廠、南堰污水處理廠所在區域的污水也將由該廠統一集中處理。
晉陽污水處理廠的廠址位于晉源區姚村東南,總占地面積410畝。污水處理的服務范圍覆蓋汾河以西地區,總體設計規模每日可處理污水48萬噸,一期工程完工后,每日可處理污水32萬噸。
雖然太原又一大型污水處理廠即將開建,但也有業內人士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建污水處理廠關鍵還是要管網建設跟得上,現在很多污水處理廠的日處理能力都挺高的,但實際上,由于受到管網的限制,實際日處理能力根本達不到當初的設計能力,仍會出現“大馬拉小車”的現象。而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中水也由于管網不配套,不能完全地被利用于生產和生活,而是重新排入汾河。
記者致電太原市城鄉管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晉陽污水處理廠正處于開工前的準備階段,主要是項目手續及征地的前期籌備工作,待項目可研報告批復后就將進行公開招標,估計最早也要到8月底開工,預計于2015年底通水運行,并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全地下花園式污水處理廠。
據介紹,該污水處理廠地面上除辦公樓外,其余全部為綠化或花園生態型設計,能有效地與周邊汾河綠化帶融為一體,提升或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來源:山西經濟日報
太原將建國內規模最大全地下花園式污水處理廠
2014年7月22日 太原日報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西部地區的人口規模日漸擴大,其配套服務設施也需要進一步完善。為此,太原市將新建一座國內規模最大的全地下花園式污水處理廠——晉陽污水處理廠。根據《太原市城市排水專項規劃》,建成后太原市河西北中部污水處理廠及南堰污水處理廠兩個廠所在區域的污水也將由晉陽污水廠統一集中處理。
晉陽污水處理廠項目選址位于晉源區姚村東南,307國道以東,規劃濱河西路以西,總占地面積410畝。服務范圍覆蓋太原市汾河以西地區。設計規模為48萬噸/日,一期32萬噸/日。采用雙層加蓋的全地下式布置,出水水質高于國家一級A標準。再生水可用于清徐工業園區、循環產業園區等的工業用水及污水廠周邊的綠化用水。配套管網工程主干管網起點為河西北中部污水處理廠、南堰污水處理廠,終點為晉陽污水處理廠,全長31347米。
項目采用全地下式結構設計,打破了人們對污水處理廠傳統意義上的認識,具有占地小、噪音及環境污染小、美觀性好等優點。本項目地上除辦公樓外,全部為綠化或花園生態型設計,能有效地與周邊汾河綠化帶融為一體,提升或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
目前,該項目已列為省、市重點工程,正在抓緊辦理項目前期手續及征地工作。其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由天津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近日即可批復;選址方案由市政府批復;環境影響評價由市環保局批復初審意見,環保廳已進行擬審批公示。項目建設模式擬采用 EPC( 設計、施工、采購)+運營,其中招標文件已發售,待項目可研批復后進行公開招標,力爭盡快開工建設。
按照國家環保部節能減排要求,項目擬于2015年底通水運行。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我省乃至全國目前規模最大的全地下式污水處理廠,可實現太原市河西地區污水的全收集、全處理,將對太原市河西地區水環境質量狀況的改善起到積極作用。
原標題:國內規模最大全地下花園式污水處理廠項目將在我市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