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研究發展海水淡化產業 未來有望喝上淡化水
時間:2014-11-13
來源:臺海網
作者:孫春燕
11月10日對缺水型城市廈門來說,怎樣儲備盡可能多的淡水資源,一直是市民關注的話題。
12日上午,廈門市發改委主辦召開“廈門市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專家座談會”,并請來國家發改委、國家海洋局、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清華大學等領導和專家,共同為廈門的海水淡化工作“把脈”、提建議。
廈門供水超7成依賴外調
廈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340立方米,遠低于1700立方米的國際警戒線。目前,廈門水源供應主要來自本地水源和外流域調水(漳州九龍江北溪引水)兩方面,其中后者占城市公共供水總量的70%以上。也就是說,廈門城市供水系統70%的原水依賴于九龍江北溪引水。
廈門開展海水淡化正當時
專家們認為,發展海水淡化可以優化廈門市水資源結構、增加水資源總量、提高水資源安全保障率,是解決廈門市水資源短缺的重要措施。
目前,廈門擁有豐富的海水資源且水質較好,專家們建議廈門把握機遇,立足長遠,及早謀劃,將海水淡化水納入廈門重要水源之一來考慮。
與會專家認為,建設海水淡化示范項目,最關鍵是要解決可持續性發展的問題。廈門建設海水淡化示范項目,應統籌兼顧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性,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模式、新思路,結合臺灣發展深海水產業的經驗,開展濃海水的綜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