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第五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到2015年,廣東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6000億元   《廣東省環境保護相關產業狀況公報》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1-11  瀏覽次數:114
    核心提示:到2015年,廣東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6000億元   《廣東省環境保護相關產業狀況公報》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排水管網大會(水環境綜合治理)邀請函(污水千人大會同期會議)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在節能減排壓力仍大,國家提出向污染宣戰的當下,廣東節能環保產業再迎利好信息。到2015年,廣東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6000億元。對于投資者來說,環保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和熱點是頗受關心的問題。         

    廣東環保產業發展不斷提速      

    歷經2年多調查整理,廣東省環保產業曬出最新的“家底”。近日,廣東省環保產業協會發布《廣東省環境保護相關產業狀況公報》(下稱《公報》)。《公報》顯示,廣東省環保相關產業規模已處于國內前列,年營業收入3192.26億元,近7年來保持年均29.92%的高速增長,目前已占全國環保相關產業年營業收入的10.30%。      

    有關部門專家分析認為,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和首批低碳試點省,廣東面臨的節能與污染物減排存量空間已經有限,而國家下達廣東省的“十二五”節能任務比“十一五”期間高2個百分點,形勢異常嚴峻。要推進“十二五”時期的減排工作,重污染高能耗行業的減排技術與設備能否跟上十分關鍵。此外,碳捕捉與封存技術也是世界研究多年的重點領域,自然也成為環保產業發展的重點。      

    從廣東省政府網獲悉,廣東省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關于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的發展目標為: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6000億元,培育一批節能環保骨干企業,年產值超50億元的企業達10家,超10億元的企業達50家,逐步將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廣東省新的支柱產業之一,為實現該省“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對上述目標,廣東省環保產業協會會長歐岳州表示,從目前來看,廣東明年要達到6000億元的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沒有問題。他透露,據前兩年的數據,廣東僅環保產業已經有3000多億元的規模,而根據省政府此前的相關文件,廣東省環保產業“十二五”的產值目標是5000億元。“這僅是環保產業一塊,事實上在節能環保產業中,節能產業才是大頭,從企業規模來看,廣東的環保產業企業中,年產值達數十億元的企業也不多,主要集中在節能產業的企業。”      

    歐岳州表示,不難看出,伴隨著環保產業的發展,廣東省涌現出一批在市場上有深刻影響的自主品牌,如深圳宇星科技的環境監測設備、惠州南大的袋式除塵器、廣州新之地的刮吸泥機等等。從產業的范圍來看,環保產業已經擴展涵括了綠色產品、環境無害化產品或低公害產品等環境友好產品。      

    治污設備與環境服務可望成熱點      

    據悉,廣東省政府在《關于加快我省環保產業發展的意見》中提出,到2015年,廣東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總產值達到5000億元,培育10家以上環保企業上市,形成100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環保骨干企業。      

    根據調查顯示,在近期或未來幾年,廣東省對各環境領域關注度比較高、或在未來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技術與裝備有:水污染防治領域的城市生活污水提標升級技術與設備、農村分散式污水處理技術與設備以及電鍍線路板、印染、造紙廢水提標升級技術與設備;大氣污染防治領域的鍋爐煙氣脫硝技術與裝備、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技術與裝備;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領域的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技術與裝備、餐廚垃圾處理技術與裝備、電子電器產品拆解及資源化利用技術;生態修復領域的河涌、湖泊與景觀水體等富營養化水體生態修復與裝備、土壤環境修復技術與裝備;環境監測領域的重金屬在線檢測技術與裝備、VOCs在線檢測技術與裝備以及便攜式應急檢測技術與裝備;清潔生產工藝技術與設備等。      

    廣東環保產業企業規?傮w偏小      

    另一方面,參與《廣東省環境保護相關產業狀況公報》的調研專家還指出,廣東省環保產業企業總體規模仍偏小,產業聚集度不高,從業單位以內資的中小企業為主,與廣東省經濟總量相比,環保產業所占的比重偏低。調查顯示,73.53%的環保企業年收入在5千萬元以下,對全省環保產業收入的貢獻僅4.61%。此外,自主創新能力相對薄弱,核心技術仍需引進。從調查數據分析,廣東省環保產業從業單位在科研方面的企業數量僅占15.25%,由于企業規模小,普遍缺乏人才和資金,以環保企業為主體難以構成強大的環保技術創新體系。      

    就上述發展困惑,省環保產業協會專家建議,環保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應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在國家政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或規劃前,能提前布局謀劃,占據有利的發展地位。即便不能提前布局,環保企業也大可跟隨政策指導方向,享受政府扶持政策,做出更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規劃。      

    此外,應加強科研能力的建設,重視環保人才的培育能為環保企業儲備優秀的資源,加大市場競爭力。環保企業應加大科研經費的投入,建立相關實驗室,儲備環保專才,使產業發展更專業化、高端化。對于缺乏科研資金的企業,可以與科研機構、高校等建立合作關系,以“產學研”的模式為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最后,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的戰略。企業在擴大國內市場的同時,要加強區域和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引進吸收先進技術產品,做到學習吸收再創新。有條件的企業可以積極打開國內外市場,主動承攬省外、境外各類環保工程、服務項目。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州市| 贵州省| 孟村| 通山县| 包头市| 蒲江县| 会昌县| 天镇县| 泽州县| 息烽县| 崇明县| 宜章县| 达州市| 景泰县| 武强县| 额尔古纳市| 马龙县| 乌什县| 韩城市| 读书| 萨迦县| 长寿区| 婺源县| 东乌珠穆沁旗| 镇平县| 太谷县| 哈密市| 三门峡市| 五莲县| 桃园县| 新闻| 汕头市| 新巴尔虎右旗| 台中县| 东乡县| 凤冈县| 清河县| 金山区| 桃江县| 察隅县|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