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介
垃圾是人類生活的必然產物,城市垃圾的急劇增加時城市化進程加快、經濟飛速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垃圾的粗放式處理吞噬了我們的土地,破壞填埋場周圍的環境,嚴重阻礙了城市的發展。通過生態修復完全可以實現簡易垃圾場的環境再造,消除環境隱患、安全隱患;變廢為寶、資源再利用和修復土壤,提供城市發展所需的土地資源。
簡易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是指合理運用科技手段,通過物料篩分,把篩分歸類的垃圾根據自身的物質,加以綜合回收利用或遷移到適當的地方,清空后的填埋場庫底土地可采用物化修復和生物修復相結合的修復技術,使其恢復到具有與周邊土地相同的功能。
2、篩分物消納途徑
一次篩分篩上物處理及利用:
一次篩上物以塑料、之物為主。塑料的含量達20~40%以上,紡織物含量為10~25%,木竹含量為1~5%,其余為無機物。對于以混合塑料為主要成份的一次篩上物,有如下消納途徑:焚燒發電、廢塑料生產成型型材和塑料仿木材料、廢塑料熱解生產石油產品、廢塑料用作高爐燃料、廢塑料體加到瀝青中鋪路。
二次曬分篩上物處理及利用:
二次篩上物中,灰土占50~60%,碎磚碎石占10~15%,玻璃和金屬占10~20%,其余為塑料、橡膠、紡織物和木竹。二次篩上物的消納途徑有:加工制成建筑材料、用作垃圾填埋場覆蓋材料。
二次篩分篩下物處理及利用:
二次篩分的物已經達到無害化衛生標準。主要消納途徑: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環境容量比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園林景觀和市政綠化營養土、生物反應床的填料、代替泥土用作制磚原料。
填埋場場底土壤修復及修復后土地利用:
我們采用淺層松土、噴灑專用高效復合微生物制劑,有效去除化合物,增加肥效,加速有機質釋放周期,可就地種植苗木、構造園林小景,建設獨特的景觀公園、環保教育基地;或作為營養土使用種植灌木植被;被修復后土地可作為城市規劃用地。
3、 處理工藝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