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部:2017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高級研討會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陽光盛景——堆肥:恢復自然界物質循環機制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有機廢棄物產生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7-23  瀏覽次數:109
    核心提示:陽光盛景——堆肥:恢復自然界物質循環機制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有機廢棄物產生國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高級研討會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陽光盛景——堆肥:恢復自然界物質循環機制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有機廢棄物產生國,有機固體廢棄物的有效利用率仍很低,大量的畜禽養殖廢物未得到處理即排向周邊環境、城市有機垃圾主要流向了填埋場。有機廢棄物的處理已成為城鄉環境保護及治理的重大任務。

    有機廢棄物均來自土壤。所有植物、動物把營養從土壤帶出,卻隨農產品物流遠離“故土”。這些從土壤帶走的營養何時才能返還?光靠化肥是不足以返還這些物質的,必須把有機的部分特別是碳磷鉀再回到土壤。歐盟已基本認可了50%的返還率,而中國目前還未取得認同,相反有機肥在肥料中的比重則從1980年代的80%滑落到了現在的20%。

      土壤有機碳的含量關系農業生產能力。根據中國農科院對不同土壤類型下長期施肥研究進行統計,土壤有機質平均提高0.1%,糧食產量的穩產性就會提高10%-20%。未來中國糧食安全除了依賴提高單產以外,還應重視土壤的基礎肥力及其對產量的重要貢獻。

    有機廢棄物處理關系土壤的養分平衡以及養分資源的循環利用。堆肥的原料就是城鄉大量產生的有機固體廢棄物,包括農村養殖糞便、作物秸稈、城市生活垃圾、廚余垃圾、市政污泥、食品工業廢渣等。堆肥能夠有效控制土壤病害,美國OHIO大學的HOITINK教授在1970年就發現堆肥處理過的有機質對土壤真菌病害具有顯著的控制作用。國內近些年開展的大量功能有機肥的研究與實踐也非常普遍。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已開展的10年有機蔬菜定位研究表明長期施用堆肥可以顯著控制土傳病害的發生。

      除了耕地以外,我國大面積的未利用國土如沙荒地、鹽堿地、酸化土、污染土壤等在施用堆肥的情形下絕大部分可以實現增值。沙荒地、鹽堿地在具備水利條件基礎上若增加堆肥使用完全可以進行農林利用,礦區退化土壤經過土地整理特別是增加堆肥使用可以成為高標準農田,污染土壤最經濟有效的措施是通過施用堆肥讓自然界的微生物對污染物進行轉化、轉移和降解,逐步恢復其價值。所有這些表明堆肥的使用對退化土壤改良、農田健康維護、污染土壤修復等有著深遠的影響,其實質上是對自然界物質循環機制的恢復。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专栏| 海丰县| 天全县| 通道| 贵南县| 炎陵县| 正定县| 东平县| 乐至县| 旬邑县| 泽普县| 财经| 容城县| 玛多县| 萨迦县| 施秉县| 合水县| 高尔夫| 巧家县| 长白| 天全县| 钟祥市| 任丘市| 凤冈县| 桃源县| 黑龙江省| 宁阳县| 中西区| 梧州市| 大埔区| 临邑县| 托克逊县| 永川市| 疏勒县| 金湖县| 瑞昌市| 平昌县| 道孚县| 宣威市| 东乡族自治县| 新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