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產業追蹤JIEI Tracker
細分領域追蹤Project Tracker
2014年7月 第4期
據《中國農村統計年鑒2013》顯示,目前我國約有6.7億農村人口,每天產生3000多萬噸污水排放量,年污水產生量約為90億噸,年累計處理量僅為8.7億噸(處理率按8%計算3000*8%*365)。全國各地區農村污水產生量如圖1所示。
數據來源:中國城市統計年鑒、中國農村統計年鑒、中國環境統計年鑒
而根據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表1)可知,全國生活污水經過集中處理的鎮僅占19.4%,飲用水經過集中凈化處理的村僅占24.5%。
據了解,農村污水治理目前最大的困難依舊是管理機制無法有效運行,清華大學陳呂軍教授在農村及小城鎮環境治理論壇上表示,相較于農村污水排放標準和技術選擇,健全管理機制則顯得更為重要,不能把農村環境整治設施建設作為面子工程來對待。農村污水的治理不僅要看地上,更要看地下,首要問題是管網的建設。據環保產業數據庫(JIEI Database)統計,2014年,1-5月農村污水管網建設項目約45個,累鋪設管網500公里,總投資約1.1億元,約占期間污水處理總投資的34%。
而農村環境治理資金短缺情況也在逐步好轉,自2008年始,截至2012年,中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資金累計投資約200億,而地方配套資金與中央資金比例約為1:1(西部 0.5:1,中部1:1,東部1.5:1),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資金累計投資約400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省份如表2所示。截至2013年,第一批8個省份已完成治理任務。在這8個省份的治理基礎上,財政部及環保部將寧夏及江蘇兩省列為全國拉網式全覆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試點工作省份,中央配套資金分別為3.5億及4.5億元,具體工作方案目前正在編制中。
7月8日,財政部發布《關于下達2014年農村環境保護資金預算(第二批)的公示》指出,27個省市自治區在2014年農村環境保護資金預算為31.74億元。據環保產業數據庫(JIEI Database)統計,2014年,1-5月,我國農村環境整治項目163項(施工項目,不包括采購),總投資為8.2億,其中污水處理及飲用水源保護投資約3.3億,垃圾處理投資約6000萬,其他項目包括畜禽糞便處理、河道清淤、路面硬化等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投資約4.4億。從全國范圍來看,山東、甘肅、青海等省份的治理市場相對活躍(如圖2所示)。
數據來源:財政部、環保產業數據庫(JIEI Database)
據資料統計,在農村水務市場比較活躍的企業目前主要是桑德國際、曉清環保等企業,基本都運用較為成熟的運營模式即BOT模式。而國中水務今年通過收購Josab和BioKube兩家公司,正式舉旗進軍農村水務市場,并一舉拿下了《山東省“百鎮建設示范行動”示范鎮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其中涉及200個鎮的污水處理工程。
至于對農村飲用水源地的保護,由圖3可以看出,目前飲用凈化處理過的飲用水的村莊僅占全國的23%。而就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數據庫項目分析可知,目前國家雖然出臺了一系列投資指導政策,但這部分內容仍處于被忽視的狀態,項目需求并不明顯。
轉載本文請標明出處:轉自2014年7月第4期,環保產業追蹤JIEI Tracker,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