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 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二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土壤修復市場新增上千公司 5年內“大部分將不存在” 以“土壤修復”注冊的公司達到了1000多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4-28  瀏覽次數:109
    核心提示:2014-04-28第一財經日報大量污染農田和場地,給土壤修復帶來了萬億的市場想象空間,同時也催生了一個數據:從去年到今年一季度這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 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二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2014-04-28 第一財經日報  

    大量污染農田和場地,給土壤修復帶來了萬億的市場想象空間,同時也催生了一個數據:從去年到今年一季度這15個月的時間內,以“土壤修復”注冊的公司達到了1000多家。這是《第一財經日報》近日參加一個業內會議中獲得的消息。

     

    “大家都很關注這塊,但預計5年左右這些公司絕大部分將不存在。”一名業內專家指出,環境修復和污水處理等行業完全不一樣,資金和技術壁壘都很高,大部分人只是因為看到了潛在市場而助長了積極性。

     

    試點先行

     

    和大氣、水務、固廢等環保行業細分領域不同,土壤修復仍處于行業景氣周期的初期,而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引來資本市場的熱捧。

     

    4月17日,國家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首次披露全國土壤污染狀況的調查結果,外界普遍認為,這將助推土壤修復萬億市場空間的產生。

     

    但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具體到行業發展,仍然顯得“雷聲大雨點小”,目前針對行業的政策和法規仍未出臺。

     

    上述專家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土壤環境保護法》已具初稿,但預計最早的發布時間要等到2017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已經得到環保部部長層面的肯定,發布時間可能是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

     

    “環保部的意圖是到2017年前,和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做一些試點,但大部分公司是不能進的,一小部分和環保部聯系比較近的公司最近幾年可做準備。”上述專家表示。

     

    記者了解到,這些試點地區包括湖南、河南、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

     

    其中,參與湖南地區試點的企業包括了北京高能時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高能時代”),這名專家透露,高能時代在試點工作中占據較為核心的位置,其前身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墊襯工程處,完成近600項國內外大型環保工程,目前是在IPO進程中唯一一家環境修復類企業。

     

    此外,永清環保(300187.SZ)也從2010年開始參與湘江流域的重金屬治理試點。“目前公司的技術和經濟實力都差不多,但還是要加快進度。”永清環保董事長劉正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試點幾年下來,進度并不是很快,希望政策層面不斷完善行業標準,盡快有統一的時間表。

     

    同時,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較早專注環境修復領域的企業也在北京地區的試點中占領先機。

     

    記者還從該專家處了解到,上海市將在三個區內進行試點工作,包括寶山南大區、普陀桃浦工業區。“這兩個區域會在三個月內開始試點,總標的上百億,會有很多細分標的。”這名專家表示,未來還有高橋化工區整片搬遷、寶鋼等已經列入了規劃,上海這幾個試點項目正式啟動可能會達到近300億元。

     

    三重門

     

    上述專家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盡管行業蛋糕很大,但實際存在一系列障礙,包括政策標準缺失、責任主體難以界定,商業模式單一。

     

    “這個行業并沒有完全意義上的市場化。”這名專家認為,企業要同時具備三個條件才能真正在土壤修復市場分一杯羹:資金雄厚、掌握成套技術,關鍵要對政府主管部門和市場機制了解深入。“有一些政府背景、人脈較好的公司,這三項必須同時具備才能做好這件事情。”

     

    中信證券環保行業高級分析師王海旭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環境修復領域,目前來看相對有資金來源的有兩個細分領域:一、二線城市污染場地的修復和農田耕地修復。

     

    “前者最終的買單者是當地土地儲備中心或房地產開發商,通過土地增值實現投入機制的理順。而農田修復主要依靠中央政府支持,地方可能要有一些配套。”王海旭說,從企業角度而言,目前仍然集中于前者。“只要地塊還可以,也有合理成本的支付,所以要看具體項目是否有支付的保證。”

     

    而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目前政策和商業模式的問題沒有解決,唯一能做的是土地置換和房產結合,但由于相關政策和標準的缺失與執行不到位,這一市場仍然顯得秩序混亂,缺乏監督。

     

    環保部生態司司長莊國泰也曾指出,目前地方政府在土地財政的壓力下,很難在中間做出讓步,讓企業治理之后轉手。

     

    王海旭告訴記者,國外土壤修復項目一般需要3~5年,而國內污染場地的修復可能由于最終開發期限倒逼,只給一年的時間修復,這也對該領域的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述專家表示,2013年,土壤修復的市場空間為38億元,2014年會達到100億元,預測到2015年全國會有200億~300億元的市場釋放。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道真| 武陟县| 舟山市| 永寿县| 汝城县| 容城县| 合山市| 康保县| 古丈县| 瓦房店市| 黔西县| 行唐县| 宿松县| 屯昌县| 古浪县| 富蕴县| 凉城县| 张家港市| 株洲市| 桐柏县| 郸城县| 扶沟县| 隆尧县| 洱源县| 宿州市| 巴彦淖尔市| 巴东县| 扎鲁特旗| 武川县| 页游| 越西县| 泗阳县| 洞口县| 综艺| 石狮市| 荔浦县| 南开区| 四平市| 长岛县| 湘阴县| 东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