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北京市發改委官網發布消息,將于近期召開本市居民用水價格調整聽證會。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居民階梯水價方案正在研究,聽證會前半個月向社會公布階梯水價的聽證方案,廣泛征求社會各方面的意見。除居民用水,非居民用水和特殊行業用水也在此次水價調整范圍內,均將適度提高價格。
調價分類
6類水價將簡化為3類
本市水價現行分類有6類,包括居民生活、工商業、旅游飯店餐飲、行政事業、洗車業和純凈水業、洗浴業用水。
按照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的相關要求,今后本市水價將簡化為3類:居民用水、非居民用水(包括工商業、旅游飯店餐飲、行政事業)、特殊行業用水(主要是高耗水行業),從而實現同類用戶同水同價,促進公平負擔。
調價方向
居民用水越多價越高
目前本市執行的居民用水銷售價格是2009年12月調整的4元/立方米,其中包括自來水價格1.70元/立方米、水資源費1.26元/立方米、污水處理費1.04元/立方米。按照階梯水價進行調價后,居民水價將根據用戶的不同用水量實行分級定價,區分基本需求與非基本需求,用水越多、價格越高。
工商業用水、旅游飯店餐飲用水和行政事業用水,今后都將被劃分為非居民用水。目前,這三類非居民用水的平均水價是6.15元/立方米,此次調整方案將適當提高這一價格水平。同時,按照《北京市節約用水辦法》,全市非居民用戶用水將繼續執行超定額累進加價政策。
目前,純凈水業和洗車業用水按每立方米61.68元、洗浴業用水按每立方米81.68元的價格標準執行特殊行業水價。本市也將大幅度提高特殊行業用水價格,抑制高耗水行業發展。
調價原因
現行水價與水資源稀缺不相符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水價的全面改革,主要是因為現行水價與水資源稀缺程度不相符。北京的人均水資源量現為100立方米左右,遠低于國際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長年以來,全市供水有60%取自地下水,導致地下水長期超采;近年來北京市用水總量保持穩定,重點保障了民生類用水的基本需求,壓縮了很多環境用水的需求,目前水環境治理也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從現今形勢分析,南水北調來水之后,北京水資源短缺的狀況也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
本市目前執行的居民用水銷售價格是4元/立方米,其中包含的水資源費是1.26元/立方米。2013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水利部《關于水資源費征收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要求北京、天津等缺水地區,地表水水資源費最低征收標準要達到每立方米1.6元,目前本市這一項收費,沒有充分反映北京地區水資源的緊缺程度。
背景
5年來再動水價
2002至2004年,本市連續三年都在進行水價的調整,從原來的2元上調到了3.7元;
2005至2008年四年水價未調;
2009年本市召開居民水價調整聽證會,提出了居民水價要上調0.9元,工商業水價上調1.2元,分三年實施到位,但實際上只在2009年分別上調了0.3元和0.4元,后續的調價因通脹壓力大而未能實施。
提示
即將召開的居民水價調整聽證會,將設聽證參加人席位25個,委托市消費者協會、市人大、市政協以及有關單位推薦產生。設旁聽席位10個,設新聞媒體席位20個,公民和媒體可在規定時間內報名參加。聽證會要點、聽證人和聽證參加人名單等內容,將于聽證會召開15日前通過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政務網站和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告。
相關新聞
自來水單位成本價連續三年高于售價
自來水集團公布2010年度至2012年度成本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首次在其官網公布了2010年度至2012年度的企業基本情況表以及企業成本表。北京青年報記者統計發現,2012年,自來水集團每售一噸水的成本為3.19元,已經高于居民用水1.70元/噸的自來水價及1.26元/噸的水資源費的總和。
主營業務2012年虧損近7.7億元
按照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做好城市供水價格調整成本公開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啟動調價程序時,供水企業要通過本企業網站或當地政府網站進行成本公開,公開的主要內容包括企業有關經營情況和成本數據等。昨日,市自來水集團就在其官網上公布了2010年度至2012年度的企業基本情況表及企業成本表。列入本次成本公開的單位包括該集團所屬21家供水單位。
從企業基本情況表中可以看出,自來水集團年售水量逐年遞增,2010年為77890萬噸,2012年為83092萬噸,這也使其2010年至2012年銷售自來水的主營業務凈收入在逐年增長,由2010年的179867萬元到2012年的189513萬元。但由于其業務成本的13.9%的增長率遠高于其凈收入的增長,導致售水越多越賠本,2012年度其主營業務虧損額已經由2010年的63724萬元增加到76577萬元。
自來水定價成本已經高于售價
在企業成本表中,北青報記者看到,供水成本分成制水成本、輸配成本和期間費用三部分,其中制水成本為其中的大頭,占供水成本的比例超過50%。通過對三部分成本的計算,以2012年為例,最終得到的售水單位成本是3.19元,其中已包含水資源費部分,但并未包括污水處理費成本。
目前本市實行的居民水價為4元/噸,其中包括自來水價格1.70元/噸、水資源費1.26元/噸、污水處理費1.04元/噸。因為3.19元的成本價不包含污水處理費,所以對應的售價也為前兩項之和2.96元。據此計算,2012年本市自來水單位成本價已超出售價的7.8%,價格“倒掛”越來越嚴重。
公布數據未顯示政府補貼
對于此前有報道稱,居民每使用1立方米的自來水,政府要補貼1元左右,北青報記者并未在上述表中看到有政府補貼一項,但在其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一項,2010年的金額為1.18億元,而2011年則為1125萬元,2012年為1347萬元。附注中表明,2010年包含了市政府收取的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費1.07億元,但2011年后政府減免了此項收費。
此外,自來水集團職工年均工資、津貼及補貼2010年至2012年分別為52381元、57654元及64566元,月均4365元、4804.5元、538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