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于蘇州,就像埃菲爾鐵塔之于巴黎,是這座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的城市靈魂。在12日下午的蘇州市政協大會發言中,做足水文章,讓宜居蘇州更美麗,成為發言中的聚焦點。不少為改善水環境而提的真知灼見,引起委員和與會人員的共鳴。
河道水要清澈
蘇州市境內水網密布,有各級河道2萬多條,大小湖泊、湖蕩300多個,水面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42.5%。總體來說,蘇州市水資源量不少,但水質不佳,已被國家列入水質型缺水地區之一。
造成蘇州水質下降的主要因素除了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污水排放、上游來水污染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蘇州市河道普遍存在淤積問題,造成河道水的流速減緩,河水自凈能力衰減。近幾年,水利水務部門根據市委、市政府要求,圍繞“截污、清淤、活水、保潔”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12年,對110條河道進行了“干河清淤”,2013年又實施了“自流活水”工程,使蘇州市河道水質得到了明顯改善。
在調查中,民建蘇州市委發現,蘇州市河道治理取得一定成績,但距離“生態活水”和“感觀好水”還有一定的距離。蘇州市河道水是自流活水,但還不是生態活水,河道水缺乏自凈能力,不具備生態自凈功能,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水的濁度或透明度、色度、氣味、味道等,是判斷水質狀況很直觀的依據,監測數據顯示,蘇州市河道水感觀性不佳,不夠清澈。為此,葉元土委員代表民建蘇州市委建議,河道水質既要注重科學性,也要注重民眾體驗,要采用物理和生化修復手段,讓流水“活”起來。同時改變現有截污、清淤、保潔工作的模式,深度、高效地治水。
地下水保護要未雨綢繆
據報道,去年市有關部門對118個城市連續監測數據顯示,約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嚴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輕度污染,基本清潔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地下水污染問題日益凸現。
蘇州市地下水資源豐富,但其利用和保護工作也引起了各方關注。在調研中,農工黨蘇州市委發現,目前缺乏權威和全面的監測數據,難以說清全市目前地下水資源保護的現況,難以正確評價全市地下水環境質量狀況。
為此,周俊委員在大會發言時建議,雖然地下水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所占的地位不及地表水重要,但對地下水資源的保護仍應及早提到重要議事日程。要未雨綢繆,整合現有職能,明確全市保護地下水資源的牽頭部門。同時,開展全市地下水基礎環境狀況調查,著力完善蘇州市地下水資源利用保護規劃,切實加大對地下水資源的管理和保護力度。此外,還需建設統一的地下水資源數據庫和信息平臺,加大宣傳力度,依靠媒體、公眾和社會組織參與監督,維護地下水生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