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型環保吸附材料和高附加值的煤轉化產品,活性炭的市場廣闊。根據我們對市場的走勢分析,2013年活性炭的市場行情依然看好,但不穩定因素較多,企業若想立足,并向長遠發展,必須要走高科技、高附加值路線。”近日,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山西華青活性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湯興軍如是說。
“作為一個朝陽行業里的成長性企業,必須走國際化品牌之路,科技、資本‘一個都不能少’,缺了哪一個都難以做大做強。”湯興軍頗為自信地說。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活性炭出口國,每年出口活性炭超過25萬噸。國際市場對活性炭的需求在未來幾年將一直保持穩步增長的趨勢,預計到2015年,中國活性炭年出口量將超過40萬噸。隨著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和國家飲用水質新標準的強制實施,國內活性炭需求將迅猛增長。到2015年,預計國內活性炭年消費量將達到40萬噸,國內消費市場將成為潛力最大的活性炭市場。
“2012年我們公司完美收官,生產各類活性炭1.5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2萬元,上繳稅金940多萬元,實現利潤2100萬元,實現煤炭就地深加工轉化7.5萬噸,效益再創新高。”湯興軍表示,“但在成績背后,我們也有擔心,最大的隱憂還是原料供應與原材料價格的波動。”
“作為公司的總經理,我最關心的事情還是活性炭原料問題,大同特有的優質低灰低硫侏羅紀煤是唯一不需要特別加工就可以直接生產優質活性炭的煤種,也是全球最好的煤基活性炭原料。”湯興軍說,“煤基活性炭原料已經成為了稀缺資源,山西煤礦企業重組整合后,大同的活性炭資源已經列入大集團,能夠用于生產高檔活性炭的優質煤礦減少,產量降低。而大集團生產是采用綜合機械化采煤工藝,在開采原煤的同時把活性炭原料煤當作普通原煤一并混采,造成活性炭原料煤的極大浪費,活性炭生產企業斷炊也司空見慣。”
由于原料煤供應非常緊張,致使大同活性炭行業40多家企業中,僅有11家能夠維持生產。原料煤供應短缺已成為制約公司和大同活性炭行業健康發展的最大瓶頸。
“在這樣的情況下,面對彌足珍貴的原料,我們只生產大路貨就太浪費了,高附加值的產品才能讓企業長遠發展。近幾年,山西華青活性炭集團公司歷經美國多次對中國活性炭企業進行反傾銷制裁以及國際金融風暴的洗禮,之所以能立于不敗之地,關鍵是依靠科技創新,研發了能和美國F400、日本008活性炭產品媲美的壓塊活性炭。”湯興軍說。以前華青公司只能給國外公司生產初級品活性炭,人家再經過深加工后的活性炭價格就翻了幾倍,而自己還要經常遭遇反傾銷。他們通過自主創新,不僅不會遭遇反傾銷,還能把產品賣出很高的價錢。
據了解,經過多年的發展,山西華青活性炭集團公司依托專業技術團隊,為公司的產品創新和產業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公司擁有自主研發的5項活性炭專利技術。其中壓塊活性炭被國家科技部等四部委授予國家重點新產品稱號。壓塊活性炭以產品孔隙結構發達,性能均勻、穩定,吸附容量大,過濾速度快等優良特性,成為公司高附加值的主導產品。目前,公司擁有3個全資子公司和一個在上海設立的控股銷售公司。公司全年可生產高檔壓塊活性炭1.5萬噸,是全國壓塊活性炭生產規模最大的廠家。
據介紹,2013年該公司的戰略目標是:全年活性炭產量突破2.5萬噸,實現利潤3000多萬元。他們的具體舉措是,一方面加大科技研發力度,使產品檔次不斷升級,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另一方面用資本撬動企業,盡快實現上市目標。
“企業技術強、有特色,自然能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湯興軍說,“近期幾家投資公司正在對我們進行盡職調查,我們明年向證監會正式上報上市資料。一旦上市成功,華青活性炭將繼續延長產業鏈條,用技術、資本和管理取得產品和市場的話語權,用3~4年的時間,將華青活性炭發展成為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活性炭生產商、水處理設備供應商和技術應用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