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金溪(將樂段)
金溪是閩江的二級支流,源于武夷山東麓。其中,金溪(將樂段)流域面積2246平方公里,全長93公里,沿途經過縣域內6個鄉鎮,承載著重要的生態屏障功能。
突出問題:早期由于無序采石挖沙、城鎮生活污染、農業面源污染等影響,金溪流域水生態空間被擠占,河道自凈能力變弱,濱岸帶生態退化,流域生態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主要做法:面對金溪流域生態環境問題,歷屆三明市委、市政府聚焦重點,綜合施策,打造河湖治理“將樂樣板”。一是推進村級污水治理。當地累計投入2.9億元,建設農村生活污水智慧監管系統,收集率由25%提高到90%,探索出山區農村污水有效治理模式。二是推動河長制向“見效”轉換。出臺三明市全面深化河長制實施方案、將樂縣全面深化河長制實施方案,建立河長制綜合管理平臺,實現河長制體系高效有效運行。三是著力恢復水生態環境。明確金溪沿岸500米區域和飲用水水源地為畜禽養殖禁養區和禁建區,沿岸一重山森林為生態公益林、水源涵養林;工業項目統一引進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后達標排放;完成143座水電站生態下泄流量核定和126座在線監控安裝,拆除水電站7座,還水于河。四是打造金溪流域生態示范帶。開展流域水環境、濕地、水源地、生物多樣性等保護修復,保持水陸生態系統暢通。實施常上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集中整治金溪流域沿線76個村,覆蓋全縣近85%農村人口;2018-2022年,投放鰱魚、花䱻、棘胸蛙等340萬尾(只);全面清理水葫蘆等危害物種,有效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五是拓寬“兩山”轉化通道。大力推廣“村民企”合作造林模式,打造常口村“碳中和示范村”。建設水上運動基地,水上運動訓練場,修建賽事觀光棧道,發展“體育+”產業,實現“美麗顏值”向經濟產值轉化。
治理成效:金溪治理工作穩步推進,走出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多贏的綠色發展之路。2020年以來,金溪將樂段水質達到Ⅱ類,位居全省前列,自然岸線率達80%,生態流量得到保障;2021年,將樂縣生產總值180.48億元,是1997年的17倍,年均增長10.08%;榮獲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榮譽。將樂縣“畫好山水畫,走好生態富民路”作為“三明實踐”內容,在《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媒體上作專題報道。
經驗啟示:多年來,當地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統籌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實現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可為其他地區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提供參考。
|
|
|
高塘鎮常口村生態修復前 |
高塘鎮常口村生態修復后 |
|
|
|
|
生態廊道生態修復前 |
生態廊道生態修復后 |
|
|
|
|
黃潭鎮泰村里州自然村河長制公園治理前 |
黃潭鎮泰村里州自然村河長制公園治理后 |
|
|
|
|
將樂縣龍池溪光明段河道整治前 |
將樂縣龍池溪光明段河道整治后 |
|
|
|
|
高唐鎮常口村常興湖整治前 |
高唐鎮常口村常興湖整治后 |
|
|
|
|
南口鎮蛟湖橋頭原涉砂整治點拆除前 |
南口鎮蛟湖橋頭原涉砂整治點拆除后 |
|
|
|
|
漠源鄉曹溪河道治理前 |
漠源鄉曹溪河道治理后 |
|
|
|
|
南口鎮采購站原涉砂整治點拆除前 |
南口鎮采購站原涉砂整治點拆除后 |
|
|
|
|
常口村內節點修復前 |
常口村內節點修復后 |
|
|
|
|
常源溪水毀修前 |
常源溪水毀修后 |
|
|
||
高唐秋意 |
||
|
||
龍游金溪 |
視頻資料:三明金溪(將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