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跑項目⑱
椒江區污水處理自動化及新能源改造工程
近日,在前所水處理有限公司,椒江區污水處理自動化及新能源改造工程——光伏發電系統工程椒北光伏站點正在施工當中。工程完成后,污水處理廠將“變身”光伏發電站,預計每年發電550萬度。
污水處理廠和自來水廠有著大面積的水處理水池,污水處理年均耗電量比較大。光伏發電項目正是利用污水處理廠得天獨厚的空間優勢。在屋頂、沉淀池、生化池和接觸池等處上面加裝太陽能光伏板。
據椒江城發集團項目負責人阮奔奔介紹,工程利用前所水處理有限公司的水池面和部分屋面,建設1.5MW的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采用2548塊585Wp的光伏組件,配備13臺110kW逆變器。椒北光伏站點完工并網后,預計年發電量為165萬度,節約標準煤約500噸,為區域節能減排貢獻力量。
“通過工程建設,我們利用光伏發電,可以實現自發自用,還能將余電上網,有效降低了污水處理的用電成本,優化運營成本。”阮奔奔說,“光伏+水務”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樣顯著,使用清潔電能后,能夠實現大氣環境和水環境污染減排的雙贏。
椒北光伏站點今年11月份進場施工,目前屋面光伏支架安裝完成,水池面鋼結構完成50%。預計春節前鋼結構安裝全部完成,光伏組件安裝完成50%,2025年3月份將完成并網工作。
除了正在建設中的椒北光伏站,光伏發電系統工程還包括已經完工的椒南部分,就是位于臺州市水處理發展有限公司3.5MW(1#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電站。
整個項目并網后預計年發電量為550萬度,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677噸,減少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約3107噸,減少排放硫氮氧化物約0.91 噸。
作為椒江區推進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點工程,該項目的實施實現了企業降本增效、拓展發展空間,為實現節能減排、綠色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光伏產業拓展發展空間與思路,有助于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