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水污染物排放濃度可協商? 長沙探索食品廢水處理新模式
(活動現場。)
星辰在線12月27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文春燕)企業廢水排放濃度限值可以通過與下游污水處理廠簽訂合同來約定?確實如此。
12月26日,長沙市在望城經開區及寧鄉經開區啟動食品廢水協商排放整區推進試點。預計每年可為園區18家老企業減少污水處理設施運營成本867萬元/年,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效果明顯,有效提升園區營商環境。
“廢水協商直排,僅用電量一年可降低40萬度,可為公司每年節約120萬元生產運營成本,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維護費、污水處理用電量、處理藥劑費用都有顯著降低。”康師傅長沙頂津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光榮告訴記者,與以往的廢水處理方式相比,廢水協商排放取消了厭氧處理及好氧處理工藝,廢水收集后只需進行預處理,在協商排放濃度限值內排放,同時閑置下來的厭氧及好氧處理池清理改造為應急池,用作突發狀況的應急處理。
此前,長沙市各園區企業需自建污水站進行廢水預處理,達標后再排入市政管網,并依托集中式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存在高能耗、高物耗和碳排放問題。
事實上,食品行業部分企業生產廢水中有機物濃度很高,可生化性極好,且不含有毒有害物質,可以直接排入污水處理廠,為其有效補充“碳源”。
2022年,長沙市生態環境局牽頭,指導望城經開區、寧鄉經開區在全省率先開展啤酒企業生產廢水資源化利用試點,項目運行已兩年,狀況穩定,取得了明顯的資金與環境效益。
此次擴大試點范圍,選取廢水排放量大、具有代表性的頂津食品、中糧可口可樂、旺旺食品、新希望南山液態乳業、澳優乳業、好益多乳業等20余家企業,放開可生化性較好廢水的排放限值限制,進行協商排放。一方面,企業可節約污水處理設施運營成本,新引進的企業則無需再新建污水處理站;另一方面,污水處理廠可以節約“碳源”投放成本,實現企業廢水資源化利用和污染物減排“雙贏”。
為此,長沙市生態環境局成立工作專班并制定方案,采取“三步”走策略:先試點后推廣,再分類實施。明確園區、企業和污水廠處理廠、生態環境部門的責任。指導各單位事先評估可行性、完善管網以降低污水溢流風險;事中簽訂協議、預留應急能力并制定預案,確保合規排放;事后通過監測、加強監管、管網維護和驗收評估等措施,旨在優化園區營商環境、提升產業質效、助力實體企業,實現減污降碳的“多贏”效果。
接下來,長沙市生態環境局將緊密結合園區實際,積極傾聽并滿足企業需求,全力助推企業與園區的繁榮發展。為湖南省乃至全國的工業廢水資源化利用實踐貢獻具有長沙特色的寶貴經驗。
【來源:星辰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