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瀚產業研究院
(一)項目背景
1、政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產業政策不斷加碼,公司發展迎來戰略機遇期
自 2007年,中共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以來,我國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逐漸加強。當前,我國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行業的法律法規在不斷完善,鼓勵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行業發展的產業政策與規劃頻繁出臺,環境保護已成為一項國策。在此背景下,污泥與固體廢物、垃圾處理、污水治理等細分領域的相關法規、政策亦陸續頒布,為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2020年 4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明確指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并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量、促進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降低固體廢物的危害性,最大限度降低固體廢物填埋量;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將污泥處理設施納入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推動同步建設污泥處理設施與污水處理設施,鼓勵協同處理,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和補償范圍應當覆蓋污泥處理成本和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營成本。
2020年 7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發布《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提出,到 2023年,具備條件的地級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全國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大幅提升;縣城生活垃圾處理系統進一步完善;建制鎮生活垃圾收集轉運體系逐步健全;生活垃圾日清運量超過 300噸的地區,要加快發展以焚燒為主的垃圾處理方式,適度超前建設與生活垃圾清運量相適應的焚燒處理設施,到 2023年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2021年 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指出,要構建集污水、垃圾、固廢、危廢、醫廢處理處置設施和監測監管能力于一體的環境基礎設施體系。
2021年 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構建集污水、垃圾、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理處置設施和監測監管能力于一體的環境基礎設施體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鎮和鄉村延伸覆蓋的環境基礎設施網絡。健全“無廢城市”建設相關制度、技術、市場、監管體系,推進城市固體廢物精細化管理。
2022年 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 2025年,城鎮環境基礎設施供給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加快補齊重點地區、重點領域短板弱項,構建集污水、垃圾、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理處置設施和監測監管能力于一體的環境基礎設施體系。到 2030年,基本建立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環境基礎設施體系。要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資產支持證券募集資金用于項目建設。
2022年 10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明確提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強污染物協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動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開展新污染物治理。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
綜上,各項政策密集出臺為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我國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行業將蓬勃發展,公司發展迎來戰略機遇期。
2、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行業主要細分領域快速發展,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良好的成長性
(1)污泥與固體廢物處理領域
近年來,污泥與固體廢物的無害化處理和最終安全處置問題逐漸引起各級政府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污泥是在水和污水處理過程所產生的固體沉淀物質,按其來源可分為市政污泥、管網污泥、河湖淤泥和工業污泥。其中,市政污泥是數量最大的一類污泥,主要指來自污水處理廠的污泥。隨著全國污水處理廠數量及處理量的增加,我國污泥產量亦呈現上升趨勢。此外,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張及城鎮化水平的提高,亦促使固體廢物產量的相應增長。根據國家生態環境部于 2022年 5月發布的《2021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20年,全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 36.8億噸,綜合利用量為 20.4億噸,處置量為 9.2億噸。
《“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到 2025年,城市和縣城污泥無害化、資源化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 90%以上;“十四五”期間,新增污泥(含水率 80%的濕污泥)無害化處置設施規模不少于 2萬噸/日。《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也明確了固體廢物處置建設任務:“十四五”時期,推進 100個左右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鼓勵有條件的省份全域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在我國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要達到 90%以及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的政策背景下,各地污泥及固體廢物處置需求逐漸增加,為行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2)垃圾焚燒發電領域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2021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清運規模從 1.91億噸增長至 2.49億噸,并將隨著我國城鎮化的推進而持續擴大,生活垃圾清運量也將相應增長,這亦將帶動垃圾處理需求的持續增長。
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方式主要有兩種,即衛生填埋和焚燒。
其中焚燒方式系最符合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要求的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是解決“垃圾圍城”的有效抓手。此外,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一般運營期限較長,現金回報穩定,具有良好的市場經濟前景。
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和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提出,全面推進焚燒處理能力建設,生活垃圾日清運量超過 300噸的地區,要加快發展以焚燒為主的垃圾處理方式,適度超前建設與生活垃圾清運量相適應的焚燒處理設施,到 2023年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根據《2021年城鄉建設統計年鑒》數據,2021年,我國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量達 24,839.32萬噸,其中焚燒量為 18,019.67萬噸,焚燒占比達 72.54%;縣
數據來源:《2021年城鄉建設統計年鑒》
在我國水資源貧乏的背景下,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必將要求新增污水處理設施,提升污水處理量,推動污水處理需求穩步提升,促進污水處理行業的快速發展。
另外,隨著人民對美好環境的需求日益提高,國家對污水處理廠的排放要求亦逐步提高。《“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提出,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京津冀、長江干流和南水北調工程沿線地級及以上城市,黃河流域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可對城鎮污水處理廠提出更嚴格的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水環境敏感地區污水處理基本達到一級 A排放標準。近年來,越來越多地區的污水排放標準由原來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的二級、一級 B 標準提升為一級 A或者更高標準,有相當規模的污水處理廠無法滿足相關標準要求,需要加大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的投資力度,為污水治理行業的發展注入新動能。
3、城市供水需求巨大且穩步增長,供水行業大有可為
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的穩步、高速增長以及城鎮化率不斷提高,推動供水行業不斷發展、用水需求日益旺盛。根據《2021年城鄉建設統計年鑒》,我國城市供水量從 2016年的 580.69億立方米增長至 2021年的 673.34億立方米,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3.01%。
500.00 0.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數據來源:《2021年城鄉建設統計年鑒》
旺盛的用水需求帶動了我國供水設施建設巨大的市場空間。根據《2021年城鄉建設統計年鑒》,我國城市供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從 2016年的 545.8億元增長至 2021年的 770.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7.14%。由此可見,我國城市供水行業每年投資金額將達近千億元,并且總體上具有良好的成長性,該行業大有可為。
(二)實施目的
1、緊抓行業發展機遇,豐富業務結構,增強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公司成立初期專注于垃圾滲濾液治理,后續逐步延伸至餐廚沼液、環衛設施洗掃廢水、高難度工業污水、發電廠循環排污水等高難度污廢水治理行業。通過不斷的項目經驗積累及技術研發,公司形成了自身的核心技術,在行業內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較強的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及水資源對經濟發展的制約愈發明顯,垃圾焚燒發電、污泥處置、生活垃圾綜合處置、餐廚及廚余垃圾處置、城市供水等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及資源化領域快速發展。公司緊抓行業機遇,不斷拓寬業務布局,圍繞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及資源化產業鏈打造綜合競爭優勢,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和市場份額。
本次發行完成后,公司的產品結構進一步豐富,整體業務規模也將顯著提升,核心競爭力大幅增強。同時,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預計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為公司未來發展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2、優化公司資本結構,提升公司抵御風險的能力
得益于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及公司核心競爭力的穩步提升,公司營業收入快速增長,在手訂單充足。2019年至 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從 45,126.94萬元增長至 75,991.21萬元,復合增長率達 29.77%;2022年 1-10月,公司披露的收到中標通知書的項目金額達 17.18億元。
公司的快速發展和在手訂單的實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盡管公司目前的資產負債率較低,但若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通過銀行借款來實現,將大幅提升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水平和短期償債壓力,增加財務費用。因此,本次發行不僅有利于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順利實施,而且有助于公司資本結構和償債能力指標保持合理水平,并增強公司的資本實力,提升抵御風險能力,為公司穩健經營提供有力保障。
(三)項目可行性
1、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為募投項目的實施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環保行業的支持力度,制定并頒布了一系列產業政策,各項鼓勵政策的出臺為相關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施提供了政策支持。
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涉及的服務屬于“鼓勵類”之“二十二、城鎮基礎設施”之“7、城鎮安全飲水工程、供水水源及凈水廠工程”和“四十三、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之“15、‘三廢’綜合利用與治理技術、裝備和工程”及“20、城鎮垃圾、農村生活垃圾、農村生活污水、污泥及其他固體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工程”的范疇。
公司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系國家鼓勵的城鎮基礎設施及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工程,為國家產業政策支持的業務領域,符合國家鼓勵發展的方向,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為募投項目的實施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2、健全的資質、專業的人才和技術為募投項目的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公司深耕行業十余年,業務資質健全,擁有環保工程專業承包壹級、建筑機電安裝工程專業承包貳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叁級、水污染治理甲級、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甲級、城鎮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運營服務壹級、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設施運營服務壹級等資質。
公司打造了一支具備豐富的實踐管理經驗、對行業發展趨勢及公司發展戰略具有深刻理解和認識的核心團隊,具有集項目投資、科技研發、工藝設計、裝備制造、工程建設、運營服務的全產業鏈人才隊伍。此外,公司還與高校建立了長期密切的合作關系,為公司提供優秀人才來源。
公司經過多年的技術沉淀和項目實施經驗積累,通過產學研結合、內部培養與外部招聘結合等方式打造了一支專業的研發隊伍,并形成了成熟、有效的研發體系,設立了科技研發中心。公司獲評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湖北省企業技術中心單位、湖北省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示范企業、武漢市企業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武漢市專家科創工作站設站單位,獲得自主創新研發專利 74項,自主研發的“高濃度難生化滲濾液全量化高效處理技術及應用”被湖北技術交易所評定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被生態環境部生態發展中心列入“無廢城市”建設先進適用技術。
因此,公司具有充分的資源儲備開展募投項目,公司健全的資質、專業的人才和技術為募投項目的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3、豐富的項目經驗及良好的品牌形象為募投項目的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自設立以來,經過十余年的業務發展,公司在環境綜合治理與資源化產業的項目投資與建設、裝備研發制造及運營服務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業務覆蓋垃圾滲濾液治理、高難度污廢水治理、城市供水、垃圾焚燒發電、餐廚及廚余垃圾處置、飛灰處置及資源化等領域,遍及全國 2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形成了領先的技術水平和專業的服務能力。
同時,憑借著專業技術和服務能力,公司得到了行業內各主管部門和單位的廣泛認可,多年獲得 3A等級信用評定及湖北省、武漢市“重合同守信用企業”稱號,先后榮獲湖北省新民營經濟企業之星 100強、武漢民營企業 100強、安徽省環境保護優秀施工單位、湖北省環保產業 2021年度優秀單位、武漢市環保產業骨干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榮譽,入選“武漢市千企萬人支持計劃”。
綜上,公司具有豐富的項目經驗及良好的品牌形象,該等項目經驗及品牌形象為募投項目的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四)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建設內容
本項目擬采取 BOO模式建設運營,特許經營期 30年(含建設期 2年)。本項目設計日處理固體廢物 600噸,其中污泥 400噸,固體廢物 200噸。項目新建2條 300t/d中溫次高壓污泥及固體廢物焚燒線,配套新建 1臺 C12MW抽凝式汽輪發電機組。
2、項目實施主體與地點
本項目擬由公司全資子公司孟州市冠中環保能源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和運營。項目建設地點位于孟州市南莊鎮南莊一村。
(五)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改善服務區域污泥及固體廢物處理現狀的需要
隨著孟州市經濟的發展,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污水廠產生的污泥和工業園產生的固體廢物的排放量在不斷增加,成分也日趨復雜。若不及時處理,將給孟州市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生存環境帶來嚴峻的考驗。目前,孟州市存在污泥及固體廢物處理手段單一、無害化處置能力相對不足、抗風險能力差等問題,與實現高質量發展還存在差距。
2021年 4月,河南省政府印發的《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要推進污泥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壓減污泥填埋規模;提質建設靜脈產業園,促進城鎮低值廢棄物協同處置和資源化利用;以產業集聚區為重點,加快推行專業化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本項目的建成作為焦作市西部靜脈產業園的補充,可以有效解決孟州市污泥和固體廢物產生的環境問題,對于改善當地生態環境、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實現資源綜合利用、提升經濟效益的需要
近年來,污泥已經從過去單一的填埋處置轉變為填埋與農藝運用、焚燒消化等兼而用之的多種處置方式。污泥焚燒是將污泥中的有機物在高溫條件下氧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并回收能量用于發電和供熱,能實現污泥的無害化治理與資源化利用,降低處理成本。
在工業固廢處理方面,通過焚燒可以減少 85%以上的固廢,具有顯著的減量化效果,而且有利于節約土地空間、將有毒的物質轉化成無毒的物質、消滅病原體。
本項目屬于國家支持和鼓勵的環境保護與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有利于改善環境、提高能源綜合利用率,既對污泥及固體廢物進行“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綜合利用,同時還將通過變廢為寶、節約成本等方式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3、項目投資概算
本項目估算總投資為 42,710.57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 30,000.00萬元,全部用于本項目的資本化支出。
4、項目建設周期
本項目建設周期為 24個月。
5、項目經濟效益情況
經測算,本項目投資稅后內部收益率為 7.33%,經濟效益良好。
6、項目審批、備案情況
(1)立項批復
本項目已取得孟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出具的《孟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孟州市污泥與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項目核準的批復》(孟發改〔2022〕95號)。
(2)環評批復
本項目已取得焦作市生態環境局出具的《焦作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孟州市冠中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孟州市污泥與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焦環審孟〔2022〕23號)。
此報告為正式報告摘取部分。需編制政府立項、銀行貸款、投資決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報告咨詢思瀚產業研究院。
來源: 思瀚產業研究院 天源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