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方案來了!今年6月底前,縣級城市政府完成建成區黑臭水體排查
來源:中國環境APP 作者:中環報見習記者薛麗萍
4月14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印發《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到2022年6月底前,縣級城市政府完成建成區黑臭水體排查,制定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方案。
《方案》指出,已經完成治理、實現水體不黑不臭的縣級及以上城市,要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建立防止返黑返臭的長效機制。到2025年,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90%。對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區域《方案》提出更高要求,明確上述任務力爭提前 1 年完成。
今年9月底前城市政府應制定整治方案并報送
《方案》要求加快城市黑臭水體排查并科學制定黑臭水體整治方案,針對地級及以上城市與縣級城市政府兩個主體,《方案》劃分了不同任務。地級及以上城市政府要排查新增黑臭水體及返黑返臭水體,及時納入黑臭水體清單并公示,限期治理。縣級城市政府要對建成區全面開展黑臭水體排查,明確水體黑臭的成因、主要污染來源,確定主責部門,2022年6月底前,統一公布各城市黑臭水體清單、黑臭水體位置圖(附城市建成區范圍圖)、河湖長、主責部門、計劃達標期限。到2022年、2023年、2024年縣級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分別達到40%、60%、80%。城市政府要對排查出的黑臭水體逐一科學制定系統化整治方案,2022 年9月底前,報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生態環境部門及主責部門對口省級部門。
不應盲目提高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新擴建污水處理廠
為持續推進源頭污染治理,《方案》明確要抓好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要求“到 2025 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爭達到 70%以上”。
現有污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BOD)濃度低于 100 毫克/升的城市,要制定系統化整治方案,明確管網排查改造、清污分流、工業廢水和工程疏干排水清退、溯源執法等措施,不應盲目提高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新擴建污水處理廠。
到 2025 年,進水BOD 濃度高于 100 毫克/升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規模占比達90%以上。結合城市組團式發展,采用分布與集中相結合的方式,加快補齊污水處理設施缺口。
強化工業企業污染控制。新建冶金、電鍍、化工、印染、原料藥制造(有工業廢水處理資質且出水達到國家標準的原料藥制造企業除外)等工業企業排放的含重金屬或難以生化降解廢水以及有關工業企業排放的高鹽廢水,不得排入市政污水收集處理設施。
加強農業農村污染控制。對直接影響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成效的城鄉結合部等區域全面開展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改善城市水體來水水質。設有污水排放口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應當依法申領排污許可證,并嚴格持證排污、按證排污。嚴格做好“農家樂”、種植采摘園等范圍內的生活及農產品產生污水及垃圾治理。
全面落實企業治污責任,加強證后監管和處罰
《方案》要求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一方面要加強設施運行維護。杜絕污水垃圾直接排入雨水管網。定期對管網進行巡查養護,強化汛前管網的清疏管養工作,對易淤積地段要重點清理,避免滿管、帶壓運行。推廣實施“廠—網”一體化專業化運行維護,保障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系統性和完整性。
另一方面,要嚴格排污許可、排水許可管理。排放污水的工業企業應依法申領排污許可證或納入排污登記,并嚴格持證排污、按證排污。全面落實企業治污責任,加強證后監管和處罰。
到 2025 年,對城市黑臭水體沿線的餐飲、洗車、洗滌等排水戶的排水許可核發管理實現全覆蓋,城市重點排水戶排水許可證應發盡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牽頭)強化城市建成區排污單位污水排放管理,特別是城市黑臭水體沿岸工業生產、餐飲、洗車、洗滌等單位的管理,嚴控違法排放、通過雨水管網直排入河。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沿岸排污口排查整治。對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或不達標排放導致水體黑臭的相關單位和工業集聚區嚴格執法,推動有關單位依法披露環境信息。
此外,《方案》還針對強化流域統籌治理、系統開展水系治理、強化監督檢查和完善保障措施等四方面作出相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