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準施策解決工業固廢資源利用“堵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等八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
核心提示:以精準施策解決工業固廢資源利用“堵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等八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等八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鋼鐵、有色、化工等重點行業工業固廢產生強度下降,大宗工業固廢的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升,再生資源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明顯提升。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開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是推進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保障資源供給安全的重要內容,對于緩解資源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約束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雖然近年來我國的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取得較大成績,但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每年的固體廢物產生量大、原有的廢物堆存量多,廢玻璃等低價值的廢舊物資回收率低;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裝備水平不高,部分關鍵技術尚未取得突破,企業創新能力不強,高附加值、規;媚芰Σ蛔;可再生能源報廢設備、快遞包裝廢物等新出現的固廢量大,尚未形成有效的回收利用途徑和技術經濟模式。因此,為進一步夯實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發展成效,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共性關鍵問題,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工信部等八部門組織編制并發布了《實施方案》,將作為‘十四五’期間推動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的主要依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宏春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
周宏春表示,《實施方案》的出臺,表明國家在“十四五”期間的工作推動重點,引導社會資金投向;鼓勵技術進步,依靠先進適用技術逐步解決工業固廢和再生資源的綜合利用及其產業化問題;形成工業固廢和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的政策和管理的長效機制,實現資源利用的效率變革,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以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敏對本報記者表示,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直接有利于在推動我國工業轉型升級、促進工業資源循環利用中加快工業綠色低碳發展。開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本身就是推進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題中之意,也是推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舉措。切實提升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對于今后一個時期緩解資源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約束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資源綜合利用已經成為保障我國資源供應安全的重要力量,這也成就了綠色經濟將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站在深入推進‘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看待《實施方案》的出臺,就是要進一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完整、準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工業資源循環和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支撐作用。”胡敏說。
周宏春認為,《實施方案》主要有四方面亮點。一是堅持問題導向。重點聚焦工業固廢利用“短板”和產業鏈薄弱環節,以精準施策,解決工業固廢資源利用的“堵點”。二是堅持協同發展。結合工業綠色轉型需求與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結合工業固廢和再生資源產業結構、空間分布特點,構建跨產業、上下游、區域間的工業固廢綜合協同利用的新格局。三是堅持創新驅動。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產學研用融合,突破工業固廢和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關鍵共性技術,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并推廣應用,利用數字化聯通產供銷,依靠體制機制創新保障綜合利用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四是堅持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引導作用,采用價格等市場機制,以規劃、政策等行政手段引導,形成固廢減量、回收利用、增值增效的長效機制。
“《實施方案》從編制理念、實施思路、發展目標、基本原則、重點工程、落實保障方面很全面,也很務實。一是提出‘按照資源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來實施工業資源綜合利用,這就對目前工業生產水平、資源循環利用監測、現代化管理水平、產業鏈協同發展、上下游耦合發展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二是提出要著重強化發展基礎能力,從法規、政策、技術、標準、數字化、試點示范等方面著手,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對行業發展的支撐作用。這個非常關鍵。《實施方案》還圍繞構建資源高效循環利用閉環管理,提出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提質增效工程、再生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工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能力提升工程三大工程。這樣就有了具體的抓手。”胡敏說。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