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2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三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世界上首套全生物質污泥處理系統在我國研發運營成功  在全生物質污泥處理系統中,污泥在板框壓縮后通過傳鏈系統進入二段烘干爐烘干,干化后直接輸送到焚燒爐燃燒,尾氣經脫硫脫硝后達標排放。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2-03  瀏覽次數:95
    核心提示:世界上首套全生物質污泥處理系統在我國研發運營成功
    中國給水排水2022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三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中國給水排水2022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三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世界上首套全生物質污泥處理系統在我國研發運營成功

    時間:2021-02-03 

    來源:中國建設報

     

     

     

      污泥成分復雜,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寄生蟲卵及難降解物質。隨著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如何安全、環保、經濟地處理污泥已經成為世界性難題。

      長期以來,我國污水處理行業存在著“重水輕泥”的思路,污泥處理技術相對落后,無害化、減量化率低,大量污泥被簡單地回填,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部分城市采用協同焚燒等非永久性污泥處置方式,處置工作時斷時續,成本居高不下。

      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污水處理廠內一處占地面積約兩個籃球場大的場地上,世界上首套全生物質污泥處理系統已經連續平穩運行超過2500小時。該系統大量創新性技術的應用將掀起污泥處理行業的一場革命。

      在全生物質污泥處理系統中,污泥在板框壓縮后通過傳鏈系統進入二段烘干爐烘干,干化后直接輸送到焚燒爐燃燒,尾氣經脫硫脫硝后達標排放。

      系統運行全部自動化和模塊化;污泥處置全程負壓密閉;運行中產生的有害氣體全收集全處理;現場整潔衛生,沒有出現垃圾焚燒廠普遍存在的臟亂差、跑風漏氣現象。

      由于市政污泥含水量高、熱值較低,現有技術處置污泥時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煤、天然氣等一次性能源。該系統采用了秸稈等生物質作為輔助燃料,并解決了電力平衡問題,兌現了我國政府對巴黎協定碳減排承諾,滿足了國內禁煤地區和其他環境保護要求較嚴格地區的需求,實現了工業化運營的凈零碳排放。

      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該系統由于采用了先進的烘干技術和石英砂鼓泡流化燃燒等多種節能措施,低品質能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能源利用效率高,系統運行耗電量較低,綜合能耗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如在處置60%含水率的污泥時,每噸污泥綜合能耗比采用厭氧工藝的能耗還要低很多。同時,系統還能發電,在自發自用的狀態下,還能將綠色的多余電力輸配上網或直接對外銷售飽和水蒸氣,做到了能源平衡。

      此外,該系統的出現大幅提高了污泥處理的經濟效率。2016年以來,在比爾·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授權下,經過中美歐多國工程師合作攻關,攻克了污泥處置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能源化、凈零排放的技術難題,并通過多輪優化設計,使該系統所有設備和零部件全部實現了國產化、標準化、通用化和模塊化。設備投資大大降低,運營成本顯著下降,每噸污泥設備投資比目前國內主流的硫化床和爐排爐工藝低2至3成,每噸80%含水率污泥處理成本控制在350元左右。

      除了處理污泥、糞污外,該系統還可以處理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工業可燃垃圾以及危廢垃圾,滿足多功能的應用。它的成功運營標志著我國在市政污泥和糞污處理設備制造以及運營管理方面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為我國更好地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提供了堅強的技術保障,為世界各國提前實現巴黎協定規定的2030年碳減排目標,探索出了一條可靠、經濟的技術路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金市| 湖南省| 靖宇县| 东港市| 广昌县| 璧山县| 分宜县| 乐安县| 台江县| 彰化市| 从江县| 民和| 武乡县| 申扎县| 盐津县| 辰溪县| 崇阳县| 沈丘县| 农安县| 涿州市| 邵阳县| 虞城县| 青岛市| 海门市| 夹江县| 湛江市| 台东市| 咸丰县| 昌都县| 准格尔旗| 三原县| 淮安市| 偃师市| 额敏县| 承德县| 盐城市| 淮北市| 十堰市| 广丰县| 利辛县| 松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