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江南 2019年12月12日 江蘇宜興消息)2019環保創新年度峰會暨第五屆環保創新創業大賽年終總決賽今日在江蘇宜興國際環保展示中心舉行。至今已舉辦至第五屆的環保創新創業大賽,今年采取了行業賽+總決賽的形式。六個多月以來,大賽輾轉北京、天津、宜興、蘇州四地,歷經沼氣、環境修復、環保裝備智造、水處理科技4場專業行業分賽,共選拔出22個優秀項目齊聚總決賽現場,展開終極PK。
總決賽由國家高新區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主辦,中國環保產業協會聯合主辦,江蘇省環保裝備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江蘇省(宜興)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宜興環保黑馬營承辦;北京建工環境修復股份有限公司、中關村科技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碧州環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給予了戰略支持。
智者期許:看好未來 尊重市場 堅持正道
宜興市委常委、環科園管委會主任朱旭峰在致辭中表示,環保創新創業大賽經過四年發展,從700多個參與項目中篩選出近90個優秀項目,成功落地4億元投資,培育了一批環保細分領域單打冠軍、行業新秀。大賽也逐步成長為環保行業內創新企業形象展示、投融資、技術合作、人才交流的專業促進和服務平臺,成為行內公認的環保雙創頭號專業賽事,環保界的“中國好聲音”。
當前,國家生態環境治理步履不停,環境監督管理持續加碼,真實且更高要求的環境需求的持續釋放,使得環保產業正在經歷向理性和常識的回歸,技術產品的時代已經到來。整個環保產業已經從“江湖時代、資本時代”走向了“智者時代”。包括本屆選手的歷屆才賽企業和團隊,都是圍繞環保產業的核心關鍵要素,圍繞著治理和改善效果,專注環保行業技術、產品、工藝,這是環保產業發展的正道。
他希望環保行業出現更多有情懷、有技術、有產品、有行業經驗的市場主體,能夠憑真切的數據、憑效果說話,構建科學合理的成本結構。期待環保行業包括今天參賽選手在內的、優秀環保創新創業企業,能夠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生力量,積極貢獻價值。宜興環保工業園也將進一步集結產業內研發、資本、政策等各項優勢資源,為環保創新創業構建新型促進平臺,更好服務環保產業健康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副會長、秘書長易斌在講話中分享了他對環保產業發展的三個判斷:一是自黨的“十八大”以后,生態環境建設大的布局在不斷擴展深化,雖然經濟社會發展遇到了暫時的困難,但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需求總體上沒有降低。近期主要圍繞各項污染治理攻堅戰,中長期的任務則是生態環境質量的全面改善,保障國民環境安全和民生,市場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二是新的環境保護法實施后,整個環境政策、環境管理發生了深刻變化,對環保產業需求的釋放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環境問題的解決不僅需要攻堅戰,還需要打持久戰。環保產業的發展,也要服務、支持好這兩方面的工作,從長遠來講,還是要推動市場化,尊重內生的規律去推動。
三是環保產業轉型、高質量發展,要重視學科、技術進步和產業融合,包括信息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材料、生物、化學等,這既是創新的重要基礎,也是最好的結合點;裝備制造升級是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要充分利用好、結合好新的技術,提升整個制造業的發展;商業模式的創新還是要靠市場的力量,符合市場機制的方式,才會高效完成商業模式創新。
在峰會的主題發言環節,主辦方邀請了三位行業嘉賓分別針對行業、金融、技術三方面發表主旨報告。
中關村科技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大賽的戰略合作伙伴,為環保創新創業大賽獲獎企業開辟融資綠色通道。公司副總經理楊鵬艷表示,公司成立七年來,一直關注環保產業,以專業視角、投行思維、金融科技為手段,綜合運用租賃+服務+投資等多種工具,為成長型環保企業提供高效的設備租賃和金融服務的解決方案。她用案例講解了針對環保產品、工程企業以及擬上市和上市企業的不同需求,可以采用的個性化融資工具組合。“環保企業跟融資租賃結合有天然的優勢,我們希望在這個板塊持續深耕,進一步促進科技、產業與金融的深度融合,在打造國際一流的創新生態集成服務商的同時,成就科技創業者的夢想,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共同打造環保產業的未來。”
鵬鷂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洪春,曾經擔任三屆環保創新創業大賽的導師,在今天的報告里,他直言不諱,坦誠表達了對目前產業里大規模“國進民退”的擔憂。“中國改革開放巨大成就的重要經驗是市場化,是尊重市場機制,是大批民營企業的發展,而目前行業里發生的央企、國企大規模接管的現象,值得各方反思。”
他從鵬鷂環保三十年發展的體會感受出發表示:我們永遠要走自己的路,這個市場永遠需要有過硬技術的中小企業;一定要在細分領域向高精尖方向發展,憑借突出的技術和服務才能適應市場;保持持續的創新能力,找到市場的切入點和縫隙,這是生存發展的要點;要看的長遠,但做事情要踏實。企業發展要堅持正道,不搞歪門邪道,憑產品、服務、憑用心,為客戶、行業和社會貢獻價值;要堅持正確的商業邏輯,踏踏實實把每個項目做好,每一個項目都能盈利,同時企業要完善好自己的財務指標和結構,實現工程、技術、營運、人才的高效管理。
作為“環境修復挑戰賽”的支持單位,北京建工環境修復股份有限公司將為獲獎企業提供科學研究平臺及場地、資金與技術指導,公司副總經理李書鵬在報告中,針對目前在污染場地修復領域存在的工程技術難題,向各位創業者分享了行業創新發展的方向。“未來行業將主要從單一修復技術到多技術源頭控制-過程阻斷-修復監管的集成融合治理發展,從離場修復轉向移動式、模塊化原位修復。其中,物探技術、風險溯源生物傳感檢測技術設備等的應用,可以指導修復設計,分層分區定點定深精準修復,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我們目前在做的基于污染場地空間數據庫和定位系統的智能化原位修復系統,急需空間數據的標準化以及空間信息管理。在場地安全、綠色、可持續修復方面,考慮應用太陽能、地熱等基于新能源低能耗技術,濃縮減量的土壤資源回收利用技術,微生物、植物的綠色生產等。另外,修復裝備的模塊化、集成化、智能化需求很大,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前輩寄語:堅定信心 堅持創新 守好本心
在比賽正式開始前,主辦方特邀五位往屆選手,分享者四年多來他們的創業心路和企業成長經歷。
首先發言的是碧州環保總經理劉云洲,他作為第一屆創業大賽的冠軍,贊助支持了沼氣+行業分賽。他表示,和四年前相比,行業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他認為,對于一些創業型、成長型的環保公司,當前的機遇大于挑戰。首先經濟社會對環保的需求,尤其是高質量技術產品的需求沒有變,還在擴大;其次,客戶們因為“錢緊”,需要更多高性價比且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本土技術、產品公司的服務;第三,一些環保公司出現了經營問題,事實上就讓出了一些市場份額,這些都是創新創業公司的機會。而如何去抓住這些機會,他表示,剩下的需求大部分都是瓷器活,我們要有自己的金剛鉆;現在市場競爭和客戶需求都要求企業一定要創新,不創新就會被淘汰;擺正心態,踏實把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好,真正為客戶創造價值,才是我們立身根本。
新奇環保是宜興當地一家專注耕耘垃圾滲濾液處理的企業,公司總經理湯水江是第二屆環保創新創業大賽的獲獎者。他的感受是,環保企業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把每一個項目做好,扎實積累好口碑很關鍵。“這些年我們宜興環保企業雖然有一千多家,但在細分領域里面能拿出手的并不太多,在這方面我們是有歷史使命感的,想把企業在細分行業內先做強,然后再做大,這不僅需要自身的努力,還需要結合資本、技術、同行等更多的資源。”
江蘇康泰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花成巍,同樣作為首屆大賽獲獎者,這四年來收獲了個人和企業的許多成長。他在發言中,首先感謝宜興環科園、JIEI研究院這四年多來對環保創業者的持續支持和鼓勵,通過這個平臺提升了企業經營理念,更新對行業的認知,建立了學習生態圈。“這四年,我們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中國的高端環保裝備制造,目前我們的產品出口到36個國家和地區。我對中國環保產業越來越有信心,一方面,因為央企、國企他們做更宏觀、規模更大的事,但這都需要細分領域的技術和產品服務去實現。這是我們創業者成長壯大的機遇。”他同時提醒同行們要“賺有錢人的錢”,要精準的找到有付費能力和意愿的用戶,能持續發展的用戶,有價值的用戶。
江蘇蓋亞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程功弼自2016年參賽后,個人和企業都獲得了很多的榮譽和成績。他向大家分享三點感受,第一,要堅持。他喜歡創業,喜歡做土壤修復相關的研發、管理和科研工作,所以雖然在創業過程中曾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挫折,但熱愛令他一直堅持下去。“壓力與挫折,是成長的一部分,不要排斥它,去感受它。”第二,要學習,不要預先定人設,把自己框定在細分的很小領域,每個人都是有更多潛力和發展方向的。第三,要交流,我們創業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而是跟一個群體做工作,要了解別人的想法,跟投資人、跟政府、跟客戶、跟同行打交道,獲得更好的資源和支持也很重要。
杭州楚環科技股份限公司董事長陳步東是是2017屆的亞軍,他當時在臺上“吹的牛”如今已經基本實現。“當時在臺上說企業三年能做到營收五個億,經過兩年的發展,今年已經實現了4.5億。所以我想,牛是要吹的,是要有夢想的,吹吹也許就實現了。”而他表示,企業的穩扎穩打得益于對自身領域的專注和技術深耕。
巔峰對決:技術獨創性,企業成長性,持續的市場空間
在總決賽,主辦方繼續邀請環保行業明星企業家、各領域資深專家、知名風投創投機構代表,擔任評委。
當天的總決賽為提升挑戰性,分為排位賽和打榜賽兩個環節。在排位賽,18個項目按照抽簽順序上臺路演,經過5分鐘路演,4分鐘評委問答,現場打分亮分,排名前六名保留分數形成初榜進入“打榜賽”環節。而今年四個行業分賽的4位冠軍,則作為“種子選手”對初榜發起挑戰,每個項目同樣經過路演,一旦評委現場評分高于初榜內項目分數則進榜,每個項目結束后,榜單都會發生變動,場面非常激烈。
最終,獲得前6名的項目是:
一等獎
江蘇瑞鼎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化工廢氣(廢水)燃料化技術
二等獎
江蘇碧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固體廢棄物整體解決方案
江西正合環保工程有限公司——“N2N”區域生態循環農業園模式的探索與應用
三等獎
蘇州翊清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環境污染物快速檢測與風險溯源設備產業化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913團隊——垃圾去哪兒
北京潤鳴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土壤及地下水修復材料
據悉,總決賽獲獎項目將獲得江蘇省環保裝備產業技術創新中心“人才計劃-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項目”資金支持,一等獎50萬,二等獎30萬,三等獎10萬。中關村科技租賃作為大賽的戰略合作伙伴,為總決賽勝出的6個項目,將一等獎1000萬、二等獎800萬、三等獎500萬的現場授信,為項目提供更為豐富的融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