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一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中水示范先行讓污水“大有作為” 校園及居住小區內生活污水由污水泵輸送進站后,經兩級濾篩、水解酸化、生化曝氣、沉淀、過濾、消毒、深度處理等,將原本黑臭的污水變為清亮的出水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5-20  瀏覽次數:97
    核心提示:中水示范先行讓污水“大有作為” 校園及居住小區內生活污水由污水泵輸送進站后,經兩級濾篩、水解酸化、生化曝氣、沉淀、過濾、消毒、深度處理等,將原本黑臭的污水變為清亮的出水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2020年中國無廢城市建設及固廢資源化利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大會
     

    中水示范先行讓污水“大有作為”

      舜網-濟南日報

    本報5月18日訊(記者 李小夢)今天,市城市節水辦組織50余家開發建設、物業管理企業走進山大興隆校區中水站、魯能領秀城中水站進行現場觀摩學習,節水志愿者對中水處理工藝及實操難點進行指導、解疑,為各企業技術管理人員上了一堂生動的專業實踐課。
    記者在中水站看到,校園及居住小區內生活污水由污水泵輸送進站后,經兩級濾篩、水解酸化、生化曝氣、沉淀、過濾、消毒、深度處理等,將原本黑臭的污水變為清亮的出水,處理達標后分別用于樓內沖廁、綠化、灑水車補水,或流入人工湖形成生態水系景觀。山大興隆校區中水站、魯能領秀城中水站經升級改造后日中水處理能力分別達到3000立方米和10000立方米,日均中水回用量約為9000立方米,實現年均節水328萬余立方米,充分發揮了中水回用對節約水資源的良好促進作用。
    據悉,自2006年起我市便將節水設施建設納入了城市基本建設項目審批程序,建設項目配套節水設施由后置管理改為施工圖聯審,實現了源頭控制;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新建公共建筑,都配套建設了中水設施。此外,我市全面落實節水設施源頭建設,遏制新建項目環節用水浪費,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實行節水“三同時”管理,嚴格建設項目節水設施的施工圖審查和驗收備案。截至目前,建成中水設施共406處,日處理能力34.62萬立方米,日中水回用量約13.1萬立方米,建成中水回用管網680公里。

    (原標題:中水示范先行讓污水“大有作為”)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砀山县| 启东市| 肥西县| 乐昌市| 静海县| 曲靖市| 罗山县| 五台县| 灵宝市| 贵阳市| 察哈| 河东区| 赣州市| 比如县| 宾川县| 永登县| 普安县| 平乐县| 吴旗县| 渝中区| 镇原县| 榕江县| 宜春市| 江阴市| 凤山市| 水城县| 铜鼓县| 囊谦县| 黄石市| 四平市| 德令哈市| 华安县| 布拖县| 汤原县| 上林县| 庆元县| 庆云县| 西畴县| 新晃| 龙游县| 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