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綠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04年6月17日依法在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金1200萬元。公司經審批獲《四川省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等級確認證書》確認資質等級:甲級(證書號:川環證第517號)。
公司主要經營范圍:環境治理;科技交流和推廣服務;工程設計與咨詢;城鄉污泥等有機固體廢棄物的治理服務及污泥處置衍生產品的銷售;園林綠化及觀光農業開發。
公司地址:四川省溫江區壽安鎮天星村。
公司長期與中國農業大學、四川省環科院、四川省環保產業協會固體廢物處置專委會、四川農大、成都市環科院合作,致力于固體廢物(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泥及農業畜糞、秸稈、菌渣等有機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技術的研究與推廣運用。2006年公司與成都市城市衛生研究院合作,在新都實施了牛糞生物堆肥處理及資源化利用蚯蚓養殖技術研究取得成功,并在全省廣泛推廣運用。
2008年公司與成都市城市生活研究院合作,開展《城市污水廠污泥資源化利用研究課題》的研究,攻破了污泥生物堆肥的原、輔材料配方、發酵、溫度、濕度的控制技術及蚯蚓引種培育,養殖床設計的系列成套技術。2009年7月28日通過了成都市建委組織的研究成果專家評審委員會的驗收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技術研發“研究思路實用、清晰,試驗設計合理,經濟適用,適合省內外中小型污水廠污泥處理的要求,具有廣泛運用前景。”
2010年為推廣運用這一科研成果,公司與省環科院、省環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在溫江區壽安鎮“成都市(溫江)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科技示范園區”建設了《污泥生物堆肥處理及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實驗示范基地,使規模化處置污泥取得成功。該項目被列入《成都市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污泥處置兩個重點項目之一。
2012年8月我司參與了成都市龍泉垃圾填埋場陳腐污泥的防洪應急搶險工作,三日內完成3000噸陳腐污泥運至公司溫江污泥處置中心的處置工作;公司創新的蚯蚓養殖與植物種植相結合技術工藝、生態固化修復龍泉污泥庫原區儲存坑,經兩年多的運行效率極佳。獲得了甲方認可,中國城建院的領導及專家也對我公司這項創新技術工藝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無論是固化污泥還是對庫區生態治理均有良好環保效益。
公司有一支具有中、高級技術職稱20人的科研技術隊伍,通過長期與國內、外多所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了多個科研平臺。經過3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污泥生物處理及資源化綜合利用多項技術成果。國家知識產權局已受理了我司10項專利技術的申報,其中“規模化生物處理污泥的蚯蚓養殖系統”已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專利號:ZL 2011 2 0165819.5),和“發明專利證書”(專利號:ZL 2011 1 0133811.5)。污泥處置衍生產品(蚯蚓糞)注冊了“犁泥龍”商標,為污泥污染治理及資源化利用找到了一條最佳途徑,受到了各級領導、專家及社會的廣泛好評。中國環境報、四川日報、科技日報等多家新聞媒體對公司污泥處置及資源化利用項目進行宣傳和報道。促進了該先進技術的推廣運用。2014年1月該技術已通過了四川省科技廳“科技成果鑒定”并登記參評“四川省科技成果獎”獲三等獎。
為推動全省各地污泥的環保治理工作,促進各地完成國家“十二五”下達的節能減排的目標任務。2013年10月我司在廣元昭化區元壩鎮吳溝村投資建設“廣元城市生活污泥處置項目”,項目一期工程占地200畝(其中征地20畝,流轉土地180畝),總投資5000萬元。采用生物堆肥蚯蚓養殖和機械槽式化發酵處置污泥兩種技術工藝相結合進行污泥無害化處置及資源化綜合利用,年處理生活污泥、畜禽糞便10萬噸、秸稈(菌渣)10萬噸,年生產有機肥6萬噸、鮮蚯蚓100噸,現項目一期工程基礎設備設施已完工,2015年6月投入運行。項目一期工程實際已投資3400萬元,其相應的配套設施正在完善。獼猴桃種植區也正在建設中。
2014年公司在新都區泰興鎮觀西村投資建設了“新都區污泥處置場項目”。項目占地200畝,年處置生活污泥4萬噸、秸稈、菌渣4萬噸,總投資1600萬元。年產生物有機肥料2.5萬噸、鮮蚯蚓300噸,一期工程已投資800萬元,項目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10月投入運行。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之中。
公司目前已同南充政府已達成意向性協議,在南充投資5000萬元,擬征地30畝,流轉土地200畝,建設處置生活污泥為主的固體廢棄物及資源化利用項目;省內其它市縣建設相同項目也在洽談之中。公司計劃在3—5年內建立10家以上投資或控股的固體廢物處置企業,組建四川綠山(集團)公司,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生活污泥為主固體廢棄物處置專業化企業。
郫縣生態循環農業循環農業園區項目簡介
一、2013年6月我司投資在郫縣唐元鎮天星村建設“郫縣生態農業循環園項目”,計劃總投資7868萬元,項目占地800畝。現項目一期年處理生活污泥、畜糞8萬噸;秸稈、菌渣5萬噸;年生產有機肥3-5萬噸;鮮蚯蚓產量300噸的固體廢物無害處理及資源化利用中心;秸稈收集處置中心工程已于2014年10月份運行,一期工程實際總投資2200萬元。項目二期500畝生態果蔬公園正在建設中。
二、企業發展規劃
公司結合郫縣“堅持生態立縣、推進科學發展”,努力構建“水潤蜀都、綠滿鵑城、花香郫縣”的美麗圖景,以及郫縣作為成都市飲用水保護區和上風上水的地域優勢,更應該加大農業面源的綜合治理力度,將傳統意義上的禁、堵、查,改為疏導、處置及資源化利用。以綠山公司郫縣唐元天星基地為核心,將農作物秸稈、菌渣、食品企業殘渣、農貿市場有機垃圾以及全縣范圍內畜禽養殖企業不能自身消納處理的養殖糞便和城鎮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泥,通過綠山公司專利技術工藝處置,變廢為寶,生產能生態修復、土壤改良,有機農業所必需的農業生產資料——有機肥、蚯蚓糞。
建設以唐元鎮“郫縣生態循環農業園區”生態循環示范體系,我們將在郫縣唐元基地現有處置規模上,擴大處置規模,在園區內新建一座國內領先的系統工程——畜禽糞便沼氣(畜禽廢水達標排放回用)污水系統。所有處置糞水達到排放標準,通過管網全部用于1000畝核心種植區使用和園區活水養魚。所有核心種業區嚴禁化肥和劇毒農藥使用,輻射周邊一萬畝,帶動全縣綠色、生態、有機農業提檔升級。在核心種植區內,打造四季有鮮花、四季有果品、四季有時蔬的具有郫縣特色的現代農業升級板標準示范區,依托唐元“韭黃”的品牌效應,推動韭黃產業從面積到品質的優質提升。核心區道路、綠化將進行改造,使田塊、觀光、菜摘等系統功能布距合理。并在核心種業區內安裝攝像和衛星遙感系統,對每顆蔬菜都能從種子到肥料、藥品的使用循時、及時傳送網上,以便監督。打造具有“郫縣農業生態園”風格的互聯網加環保、農業體系。
企業全部使用自己提供的蚯蚓糞和有機肥。率先在郫縣做到對土壤進行全方位監測,科學合理用肥,由政府推動在水源保護區嚴禁化肥施用,和有機肥、蚯蚓糞推廣示范,建立水源保護區生態綜合示范帶。
三、當前困難和需解決的問題
農業和環保項目是弱勢產業,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本企業所涉及收集源行業眾多,屬公共和公益類項目,如秸稈收集人工及運輸成本高,政府現有的補貼低,企業收得越多,賠錢越多。畜禽糞便的收集也沒有相應的補貼政策,需要政府重視扶持。
另外急需解決企業用地指標問題,以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投融資瓶頸,并給予土地優價以利于農業和環保企業及產業的長足發展。我們將組建綠山企業集團,并將企業總部落戶郫縣,力爭盡快新三板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