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第五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由四川省環境科學研究院與四川綠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規模化生物處理污泥的蚯蚓養殖系統”技術,日前榮獲國家專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3-26  瀏覽次數:687
    核心提示:由四川省環境科學研究院與四川綠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規模化生物處理污泥的蚯蚓養殖系統”技術,日前榮獲國家專利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排水管網大會(水環境綜合治理)邀請函(污水千人大會同期會議)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近年來,我國污水處理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污水處理能力及處理率增長迅速,同時也帶來了污泥產量的增加。據統計,2011年,四川省污泥產量達53.3萬噸,同比增長16.2%,絕大多數污泥未得到妥善處理處置,而是直接傾倒入垃圾填埋場或就地填埋,引起嚴重的二次污染。污泥處理處置作為污水處理的重要環節,已經受到高度關注。目前,省內多數垃圾填埋場開始執行國家規定,拒收未經固化處理的污泥,污泥去向問題亟待解決。
      
      來自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脫水的污泥,經過蚯蚓生物堆肥處理后,轉化為蜂窩狀細小顆粒的蚯蚓糞,成為高品質的園林綠化營養土。由四川省環境科學研究院與四川綠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規模化生物處理污泥的蚯蚓養殖系統”技術,日前榮獲國家專利,標志著四川省城市生活污泥處置技術獲突破。
      
      城市生活污水經過處理后,總會留下大量污泥難以處理,據統計,僅成都每天產生的生活污泥均在400噸以上,如何處理這些污泥,成為一道難題。四川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和四川綠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手攻關,幾年前便利用蚯蚓生物堆肥,規模化處置城市污泥,將城市生活污泥按比例加入菌渣、秸稈等農業有機廢棄物中,并添加生物菌種混合發酵,半腐熟后作為蚯蚓的食物,進行蚯蚓生物處置,使污泥隨著蚯蚓的新陳代謝,降解為性質穩定、有機質及微量元素豐富的蚯蚓糞,形成高品質園林綠化營養土。該項目采用生物技術零動力運行,每3噸城市生活污泥可轉換1噸營養土,年處置5萬噸城市生活污泥,并配套消納5萬噸農業有機廢棄物,可減少大氣顆粒物污染957噸。
      
      據悉,目前該技術已在溫江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科技示范園建立了實驗示范基地,日處理污泥150噸左右。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昌市| 德阳市| 满洲里市| 锦屏县| 永清县| 秦安县| 彝良县| 讷河市| 寿阳县| 富川| 马关县| 潼南县| 微山县| 通许县| 苏尼特右旗| 宁津县| 新宾| 榕江县| 乌兰浩特市| 南投县| 北碚区| 海阳市| 康定县| 霸州市| 老河口市| 盘锦市| 尉氏县| 平远县| 五寨县| 铁力市| 柘城县| 平武县| 措美县| 普格县| 玛曲县| 东安县| 揭西县| 连云港市| 惠州市| 溧水县| 永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