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一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水處理行業深度報告:中國的“水”問題 國內水處理市場板塊細分、現狀與趨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8-23  瀏覽次數:241
    核心提示:水處理行業深度報告:中國的“水”問題 國內水處理市場板塊細分、現狀與趨勢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2020年中國無廢城市建設及固廢資源化利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大會

    1.1我國水環境污染仍不容樂觀
     

    根據環保部最新的環境質量報告,2014年上半年,全國地表水總體為輕度污染。監測的962個國控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占62.8%,同比降低0.9個百分點;劣Ⅴ類占10.7%,同比降低0.8個百分點。2014年上半年,主要污染指標化學需氧量、總磷和氨氮的超標斷面比例分別為24.6%22.1%15.2%。與2013年同期相比,化學需氧量和氨氮超標斷面比例分別下降0.2個和1.6個百分點,總磷超標斷面比例升高1.2個百分點。十大流域中Ⅰ~Ⅲ類水質斷面占69.7%,劣Ⅴ類占9.9%。

    就國際經驗來看,發達國家在迅速工業化的過程中大多經歷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彎路,環境資源在短期內被肆意透支,遠超環境的自凈與再生能力,使得一系列環境污染惡性事件爆發,如包括比利時馬斯河谷事件和日本米糠油事件等在內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隨著中國工業的跨越式發展,重大污染事件頻出也為我們敲醒了警鐘,尤其是與水質污染相關的,如吉化硝苯爆炸事件、太湖藍藻污染事件和各地頻發的兒童血鉛中毒事件等,使社會各界意識到水污染是關乎基本生存質量的重要議題。水污染問題,也因此成為本屆政府執政的側重點之一。

    1.2國內水處理市場板塊細分、現狀與趨勢

    “水十條”是指尚未出臺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沿用2013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簡稱而來。盡管“水十條”尚未披露,但自2014年以來,與水處理相關的政策層出不窮。本報告從中國水處理市場的主要問題出發,延續已有政策的思路,預測水十條出臺后將會有顯著改善的維度,并據此提出投資建議。

    目前,中國水處理市場可粗略分為工業水處理、市政水處理和自然水體污染治理三大板塊。

    首先,工業水領域,目前全國各地對于工業水排放的監管尚不健全,導致工業企業將處理不達標的污水直接注入周邊自然水體,造成水質惡化,偷排手段隱秘的案例還可能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同時排污成本與治污成本倒掛,造成企業不愿新增投資購置污水處理設施,或安裝設施后不運行。未來國家將通過立法逐步完善對工業排污的監管,提高排污收費標準。我國各地陸續開始以園區形式管理轄區的工業企業,在完善的監測硬件基礎上,引入專業的第三方環保公司,以BOO模式投建環保設施形成運營性資產,通過收取污染處理費獲得合理回報。這一模式有助于最大限度發揮規模效益,降低工業污水和固廢的處置成本,并提高環保處置效果。

    其次,市政水處理領域,截至2014年底,全國設市城市、縣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3 717座,污水處理能力1.57m³·d-1,較2013年新增約800m³·d-1。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大規模建設逐漸接近尾聲。

    新的需求主要向兩個方向延伸,其一,污水處理設施開始向鄉鎮和農村延伸;其二,大城市無節制開采地下水不具有持續性,謀求建設再生水設施體系,緩解部分供水壓力。對于農村水務而言,由于居住分散,將城市中成熟的管網+污水處理廠的經驗直接復制到農村并不適用,開發小型化設備就地處置更適宜。

    對于再生水而言,我們認為它的普及將是解決中國城市缺水問題的不二法門,但目前的建設與運行成本仍較高,有待通過技術革新降低成本后方可啟動市場。同時,由于過去幾年中地方政府債臺高筑,市政水務作為優質運營資產有望在此輪PPP熱潮中實現市場化率顯著提高。

    最后,自然水體治理領域。由于監管措施不到位,全國各地均存在著湖泊河流污染問題。此類污染處理難度較大,并且污染物下滲到底泥和地下水中后,去除難度更大。自然水體污染多源于非法排污與傾倒等歷史遺留問題,難以確認責任主體。

    目前主要由政府發起項目并提供部分資金,并通過融資平臺發債或以BT項目的形式外包給民營企業。如《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實施方案》中指出,“十二五”期間需完成項目856個、總投資505億元。

    按照責任職責主體分為三類:一是由政府投資為主的36個民生應急項目投資、131個歷史遺留污染治理項目投資、47個科技支撐項目,合計290億元;二是全部由政府投資的11個監管能力建設項目共8億元;三是由企業為主、政府適當支持的444個產業結構調整項目和187個工業污染源控制項目,共計207億元。

    1.3治水政策密集,提升水資源屬性,加快水務市場化

    2014年以來,國家在水處理方面的政策接連出臺,我們認為可將政策解釋為從三個維度出發遏制水污染趨勢的蔓延。

    (1)從立法層面出發打擊違法排污行為。“兩高司法解釋”將污染行為造成嚴重后果最高定義至犯罪行為,表明了國家治污的決心,對排污行為形成震懾,為加強監管打下法制基礎。

    (2)通過價格杠桿,凸顯出水與環境承載力的資源屬性。提高排污費和污水處理費,改變以往違法成本與守法成本倒掛的尷尬局面,倒逼企業在用水端和排水端進行技術升級,節水并減排。

    (3)調整水處理市場的運行模式。在市政水處理端,植入市場化基因,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建設與運營,緩解因地方政府財政限制帶來的水務市場發展受阻;在工業水處理端,引入第三方運營,將工業污染的排污主體與治污主體分離,既引入了相互監督機制,也提高了工業治污的專業性和高效性。

    1.3.1排污費翻倍上調

    20149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環保部聯合發布《關于調整排污費征收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4]2008),通知指出20156月底前,各省(區、市)價格、財政和環保部門要將廢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污費征收標準調整至不低于每污染當量1.2元,將污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氨氮和五項主要重金屬(鉛、汞、鉻、鎘、類金屬砷)污染物排污費征收標準調整至不低于每污染當量1.4元。相比于2003年的排污費標準上漲一倍。

    1.3.2污水處理費提高

    2015126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住建部三部委聯合下發《關于制定和調整污水處理收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指出2016年底前,城市污水處理收費標準原則上每噸應調整至居民不低于0.95元,非居民不低于1.4;縣城、重點建制鎮原則上每噸應調整至居民不低于0.85元,非居民不低于1.2元。已經達到最低收費標準但尚未補償成本并合理盈利的,應當結合污染防治形勢等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收費標準。未征收污水處理費的市、縣和重點建制鎮,最遲應于2015年底前開征,并在3年內建成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

    將調價標準與目前全國各省的污水處理費水平相比較,除北京、上海和江蘇三省市,其他區域均有上調空間。上調幅度較大的區域包括山西、安徽、河南、吉林、遼寧和陜西等省份。

    1.4治水模式之變,促進市場放量

    1.4.1PPP模式:社會存量資本涌向市政環保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指政府和社會資本在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領域建立的一種長期合作關系,將是未來我國各類市政工程項目的重點運營方式。

    20141129日,財政部網站發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試行)》和30PPP示范項目清單。2014122日,發改委印發《關于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兩部委發文內容各有側重,但是對于開展PPP模式運營管理市政公用事業的態度非常明確。目前,各地方政府紛紛響應,江蘇、四川、安徽、湖南、福建、河南等六省公布了具體PPP項目。

    我們認為,過去幾年中地方政府在大規;ㄖ蟹e累了大量的債務,地方與中央政府均希望通過引入民營資本而緩解債務壓力,且民營企業也希望獲得優質的市政工程資產實現運營收益,此外,這一模式將推動改善服務和市場化定價等進程,有望打開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

    截至2014年四季度全國設市城市、縣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3717座,污水處理能力1.57億立方米/日,具有較大的市場化空間,并且農村水務市場目前還是一片空白,未來有望借助PPP模式的推廣實現迅速發展。

    1.4.2工業治污第三方治理

    2015114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國辦發〔201469),提出在企業第三方治理機制方面有所創新,在工業園區等工業集聚區,引入環境服務公司,對園區企業污染進行集中式、專業化治理,開展環境診斷、生態設計、清潔生產審核和技術改造等;組織實施園區循環化改造,合理構建企業間產業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治理綜合成本。在電力、鋼鐵等行業和中小企業,鼓勵推行環境績效合同服務等方式引入第三方治理。到2020年,環境公用設施、工業園區等重點領域第三方治理取得顯著進展,污染治理效率和專業化水平明顯提高,社會資本進入污染治理市場的活力進一步激發。

    推動第三方治理將對我國工業治污產業產生長足的利好,一方面,引入專業的環保公司治理污染,催生專業化與高質量污染治理,通過規模效益降低處理成本。另一方面,將排污與治污主體分離,使雙方形成相互監督,減少偷排漏排等行為。


    污水處理行業PPP項目存在問題和誤區

     

    污水處理行業,本身有它的一些經濟特征,一是自然壟斷性,行業中存在一個企業擁有一套污水處理系統時既可以達到最優的情況。二是高度區域性,我國已經形成以城市為中心的污水處理系統,在各自區域內具有高度區域性。三是服務公益性,不僅要求價值合理,而且要保質保量的向社會提供服務,有利于提高社會總體福利水平和社會總體經濟效率。

    PPP模式在污水處理行業應用有一定可行性。

    其一,我國政府先后頒布了《關于印發促進和引導民間投資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和《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文件,這些政策為污水處理行業引入PPP模式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其二,由于污水處理行業注重體現社會效益,不是盈利性較強的行業。因此政府提供了一定的財政補貼和優惠政策扶持,以保證污水處理行業的項目在PPP模式下可以以較低的收費實現運營,并能獲取相關利潤。

    其三,社會資本具有投資污水處理行業的意愿和投資實力。社會資本擁有良好的激勵約束機制,適用于市場經濟運轉,可以自覺根據市場信號開展投資活動。綜上,PPP模式在污水處理行業應用有一定的可行性。

    污水處理行業引入PPP模式有如下優勢:會支持政府發展城市污水處理事業;減緩政府財政壓力;改善經營體制、提高管理水平;推動城市污水處理基礎設施的升級;社會資本在資金使用上更有效率。

    國內污水處理行業PPP現狀。目前,對于已有的污水處理廠,如果可以正常運營,一般可以采用服務外包、運營和維護外包或租賃;對于新建污水處理廠,可以采用BOT和TOT模式,減緩政府部門的財政負擔,改善管理體制和方式,提高運營效率;對于已有的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可以采用LBO、BBO等模式進行。2014年11月30日,財政部于對外公布了30個PPP示范項目,其中污水處理項目9個。

    污水處理行業PPP項目存在的三個問題和誤區

    有那么多的資本涌入了污水處理行業,這說明這個行業正日益成為投資的熱點。風起云涌,方興未艾,雖然熱點在膨脹,但我們需要冷靜地思考:我們航行中有沒有暗礁?發展中有沒有瓶頸?我認為,現在污水處理行業PPP要做的話,容易碰到的一些問題或者誤區。

    第一,污水的項目或者是污泥要上項目,沒錢怎么辦?上PPP,好像是很簡單的一句話。在各地政府里面,所以人都認為,沒錢就PPP去。實際上我們看看我們走過的歷程。從一開始政府的借貸、擔保的借貸,到各類的融資公司,包括城投公司的成立,到現在我們背上了很大的地方巨額債務,這些無不是借錢、借款,有沒有人想過還貸?社會資本的加入,首先要問的是什么?你這個錢怎么還貸。首先問,我這個資金投下去,怎么能保證還貸?這是他很關心的問題,比還貸收益的好壞更要緊。所以我們做PPP,包括PPP政策的出臺,并不是因為我們沒錢去借,借得到錢就是PPP。我們首先應該想到的是如何考察政府項目的還貸能力,你有沒有還貸的能力,靠什么機制來還貸?想想也還簡單,如果你沒有潛在的還貸能力,誰借給你錢?并不是我們一搞項目,沒有錢就想到PPP。PPP要做,首先要考察的是你政府的還貸能力,做這個項目的還貸機制。所以第一個誤區,并不是說我沒有錢,我要上項目就是PPP,這是一個綜合的考量。

    第二,有了社會資本進入PPP項目,是不是就什么都能做了?沒有錢,沒有基本的資金,當然事情干不成。但你說有了這個錢你什么都能做,飛機、大炮、原子彈都可以做嗎?不一定。應該說沒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是給你錢,你靠什么建設、靠什么運營?包括我們日常的吃穿用,靠的是專業公司為你提供服務,你才可以享受到那么多的利益。所以,精明的有錢人、精明的資金,一定會用最精明的人來做事,也就是用專業公司來做事情,把事情可以做成。

    現在污泥處理進行的快速發展,包括還有很多新技術,這些新的技術怎么去用?光是靠一個低廉的價格做?有了技術怎么做?污泥工程總是在低的水平上做怎么能夠完成?所以,怎么能把我們的工程做到極致化?需要有設計的極致化、建設的極致化和運行的極致化,專業的極致化、專業的公司來把這個項目做好,真正做到工程有成就,才能使我們的環境在低能耗下很好的運行,也就是說我們的資本一定要和我們的專業相結合。

    第三,有了PPP模式,項目是否可以完全交給市場自由操作?我認為,千做萬做,賠本生意不做,即使是一時的賠本,但總要千方百計的賺回來。于是在以前的一些項目中,就有了低價中標、高價簽證,還有一些不講道理的,資本進來之后我說這個錢給你你就做,做得下來做不下來你都要做。這樣的情況下,也有一些在運行中出現了“破壞性的維護保養”,等等這些,我覺得都不是持久的、能持續運行的、持續發展的模式。如果沒有規劃的導向,企業要建什么設施、建多大規模?企業的費用哪里來?企業的動力哪里來?這需要有政府的監管平臺來做這件事。

    對污水處理行業PPP項目的四點建議

    要重視資本與資本市場的對接。資本和資本市場的對接,要以低成本的融資做好這些事情,特別是發展中需要更多的社會資本來做這樣的事情。然后專業的資本公司對資本效益的明顯、嚴格的監管,也是我們能夠取得資本發揮最大效益。

    要重視專業公司與專業市場的對接。我們有新的技術,要穩定、低能耗的運行,這些靠什么?靠專業公司、專業設計,專業建設和專業的運行,資本和我們專業公司的結合,專業發揮得到極致化。

    要重視企業與政府監管平臺的對接。這里面的“監”和“管”,“管”包括一些規劃,“監”要監督這個企業的利益,特別是社會的效益,這樣可以把社會和諧達到極致化。如果這些可以做,我覺得才能把這個行當的水平提得更高,能夠把工作做得更好。

    此外,還要進一步完善PPP模式的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保證公眾知情權、加強信息公布,建立公眾參與與監督管理制度,建立績效評價制度,用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調動企業積極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郝升相信,做到這些,我們污水污泥處理行業一定會在健康、良性循環的當中達到良性的發展水平,得到持續的存活、發展。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化县| 星子县| 普陀区| 洛浦县| 衡水市| 田阳县| 台南县| 泾阳县| 山西省| 丹江口市| 疏附县| 航空| 密山市| 保康县| 英山县| 洛川县| 玛多县| 阜平县| 吕梁市| 农安县| 尚志市| 全椒县| 宁乡县| 颍上县| 英吉沙县| 泊头市| 平谷区| 新龙县| 合山市| 霞浦县| 临夏县| 延津县| 乡宁县| 八宿县| 平顺县| 桃江县| 雷波县| 科技| 平湖市| 黑水县|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