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一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歐盟研發納米技術在污染土壤和污水治理中的應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2-09  來源:科技部  瀏覽次數:9
    核心提示:截止目前,NANOREM-PPP開發應用于污染土壤與污水治理的納米材料主要包括:納米零價鐵材料(nZVI)、納米鐵離子25S材料、納米碳鐵復合材料(Carbo-Iron)、納米鐵氧化物材料(Fe-Oxide)、納米鐵沸石材料(Fe-Zeolites)和生物納米鐵磁復合材料(Bionanomagnetite)。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中國無廢城市建設及固廢資源化利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大會

    盡管工業化為人類生活改善提供了大量的積極正面影響,但也遺留下許多需要治理的污染場地和污水,歐盟及其成員國每年花費在治理污染土壤與污水的資金投入已超過60億歐元。根據歐盟環境署(EEA)2012年的年報,到2025年歐盟土壤污染面積將增加25%,20%的水生態系統將受到污染的嚴重威脅。

    歐盟第六和第七研發框架計劃(FP6&FP7)連續提供部分資助,總研發投入已達到3.5億歐元,由歐盟工業界主導、眾多創新型中小企業參與、聯合科技界組成的歐洲NANOREM研發創新公私伙伴關系(PPP),從2006年開始,長期從事納米技術在污染土壤與污水治理中的應用,部分科技創新成果已成功商業化推向市場。

    截止目前,NANOREM-PPP開發應用于污染土壤與污水治理的納米材料主要包括:納米零價鐵材料(nZVI)、納米鐵離子25S材料、納米碳鐵復合材料(Carbo-Iron)、納米鐵氧化物材料(Fe-Oxide)、納米鐵沸石材料(Fe-Zeolites)和生物納米鐵磁復合材料(Bionanomagnetite)。分別應用于各類污染土壤與污水的治理。

    NANOREM-PPP還對上述新型納米材料環境影響的不確定性及其污染治理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避免不必要的二次污染。選擇蚯蚓、甲殼綱動物(Crustacean)、藻類植物和固有微生物作為研究對象,長期跟蹤分析治理期間和治理后的相互作用及影響,確保治理不產生生態環境負面影響。進一步的研究已證實,上述納米材料的活性或“毒性”在污染土壤治理過程中隨著時間逐步降解,2周后的“毒性”功能完全喪失。污水治理注入納米材料,采集的樣品數據顯示,3周后的“毒性”功能完全喪失。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關鍵詞: NANOREM-PPP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丰县| 祥云县| 福贡县| 高清| 湘潭县| 阜新| 杭州市| 淮阳县| 宜宾县| 津南区| 新民市| 玛沁县| 太原市| 洛扎县| 揭阳市| 本溪| 平南县| 招远市| 达尔| 江川县| 宜宾市| 岑巩县| 卢氏县| 瑞昌市| 阿拉善左旗| 太仓市| 彰化市| 巩留县| 九寨沟县| 阜阳市| 中宁县| 洛阳市| 乌苏市| 长泰县| 昭通市| 晋州市| 滨海县| 天门市| 平利县| 日喀则市| 宣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