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效果圖
本報消息(記者 盛游)昨天,市區丹溪路東延二期工程在多湖中央商務區開工。這是繼浙中總部經濟中心(一期)、武義江截污干管工程開工后,多湖中央商務區開工建設的又一個重大項目。建成后,這里將是市區核心區第一條地下綜合管廊。
丹溪路東延二期工程西起東市街,東至電大街,道路全長約848米,路寬40米,總投資約1.5億元。工程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綜合管廊工程、景觀工程、交通設施及照明工程等市政配套工程。該道路是多湖中央商務區“三縱四橫”城市路網主干道之一,是金東新城區與江南核心區之間聯系的重要通道,對完善市區道路路網具有重要意義。
尤為令人關注的是,丹溪路東延二期工程是市區核心區首次采用城市主干道與地下綜合管廊同步建設的項目。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是創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舉措,不僅可以消除“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等問題,還能有效促進商務區地下空間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提升商務區城市道路品質,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多湖中央商務區管委會負責人說,多湖中央商務區是市委、市政府著力打造的精品城市標桿區,建設地下綜合管廊是城市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一方面,地下綜合管廊可以將通信、電力等一切路面設施進行統一地下部署,避免路面的反復開挖,保障道路交通暢通;另一方面,可以將道路的地下空間得到綜合利用,騰出大量寶貴的地面空間,增強道路空間的有效利用,可以美化城市環境,創造良好生活環境。
攝影:李建林
那么,丹溪路地下綜合管廊具有什么功能?將是什么模樣?
減少井蓋電線桿
一條管廊可“收編”多個單位管線,如電力、通信、自來水等,這意味著一個井蓋可以“管”很多線路。
消除“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
管線進入共同管溝后,每根管線都會注明所屬單位,若出現故障,只要打開接點處的井蓋,工人下去就可直接施工,避免了由于埋設或維修而導致道路多次開挖。
自動報警
管廊系統內設有照明燈和檢修工作間,并配有排水設施,管廊頂部還裝有監視系統,一旦管道發生故障就會自動報警。
檢修便利
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分成兩個并列通道,兩通道內部都有檢修車通道,為管線檢修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防止城市內澇
地下管廊還設有集水坑,內有自動排水泵,能解決城市路面積水的難題,防止內澇,在遭遇暴雨等天氣時起到重大作用。
市區核心區首條地下 綜合管廊將是什么樣
多湖中央商務區開建丹溪路東延二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