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2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三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陜西灃西新城試點海綿城市(圖) 總長6.8公里的中心綠廊,一期景觀工程已竣工驗收,湖泊、濕地、森林等功能板塊也已建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1-28  瀏覽次數:152
    核心提示: 陜西灃西新城試點海綿城市(圖) 總長6.8公里的中心綠廊,一期景觀工程已竣工驗收,湖泊、濕地、森林等功能板塊也已建成
    中國給水排水2022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三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原標題:陜西灃西新城試點海綿城市(圖))
    灃西新城中心綠廊
    灃西新城中心綠廊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發展,是十八屆五中全會為“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定調的五大理念,綠色理念是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中國現代化新路徑。

    陜西西咸新區灃西新城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以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科學處理好城市與人、城市與產業、城市與生態等問題。在城市規劃中,打造了灃河渭河沿河景觀帶、自然綠廊,中央公園、城市綠環,組團公園、社區公園和街頭綠地的四個層次的開放生態空間,形成“生態溶解城市、自然環抱生活”的新城格局。

    “大開大合”的田園城市形態奠定了城市發展的綠色生態本底,也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了廣闊的綠色空間。

    2015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陜西省省長婁勤儉、西咸新區黨工委書記兼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軍陪同下,實地調研西咸新區灃西新城“海綿城市”建設情況。在了解灃西新城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措施和做法后,汪洋副總理說:“把雨水利用好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西咸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海綿城市建設的做法,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創新探索,尤其在北方地區有很強的示范意義,引領著未來城市發展的方向。”

    今年4月,灃西新城被批準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是西北地區唯一入選的城市。灃西新城自成立之初就引入低影響開發理念,2012年開始同西安理工大學、西安市政設計研究院合作進行雨水綜合利用研究實踐,結合西咸新區現代田園城市“大開大合,點狀布局”的空間形態,立足新城的水文地質特征和新城市開發建設實際,構建了由建筑地塊、道路和綠化、中央雨洪系統組成的三級雨水收集利用系統,使新城市成為一個巨大的“海綿體”,讓雨水在城市中自然遷徙、自然循環。

    “作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我們因地制宜、先行先試、創新工藝,在對總造價影響不超過2%的前提下,實現對雨水的收集、凈化和滯蓄功能,積極探索西北半干旱地區雨水綜合利用方法,目前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經驗,為其他地區建設海綿城市提供可供參考的示范樣本。”灃西新城管委會主任劉宇斌介紹說。


    目前,灃西新城通過創新理念、探索實踐,形成以海綿城市建設理論指導、技術標準、運營監管為核心的綜合治理體系。總長6.8公里的中心綠廊,一期景觀工程已竣工驗收,湖泊、濕地、森林等功能板塊也已建成,實際完成水泡面積2.8萬平方米,綠化面積約19.8萬平方米。同時還建成了520米的雨水廊道,可通過雨水邊溝、溢流管、人工濕地等,實現雨水的全面收集。

    中心綠廊不僅發揮中央雨洪系統作用,還是城市風道和生物遷徙通道。秋季蘆花飛揚、睡蓮搖曳,水生景觀裝扮了大自然,也成為周邊居民一處休閑賞景的新去處。



    陜西灃西新城試點海綿城市(圖)

    2015-11-27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义区| 黄骅市| 高邑县| 阿城市| 宝坻区| 新巴尔虎右旗| 苍梧县| 多伦县| 淮南市| 夏邑县| 营山县| 凤山市| 宁夏| 乌审旗| 鄂托克前旗| 上杭县| 广水市| 滨州市| 临泉县| 吉林市| 绥棱县| 尉犁县| 内江市| 东明县| 二连浩特市| 金昌市| 桓台县| 嘉义县| 汉源县| 浮山县| 佛山市| 新晃| 无为县| 奉节县| 察哈| 方山县| 闽清县| 邵东县| 连平县| 文昌市| 黄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