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涌整治一直備受關注,10日,廣州市水務局對《廣州市河涌水系規劃(2015—2030年)》開始招標,價格為785萬元。該規劃將全市1368條河涌納入規劃范圍,并編制河涌水質改善治理方案。值得關注的是,規劃中特別提出,要全面摸查荔灣、海珠、白云、黃埔、番禺及南沙河網區的斷頭涌數量,編制合理的水系連通方案。
計算河涌納污能力
據悉,根據水域形態特征,城市水系可分為河流、湖泊、水庫、濕地及其他水域。根據水域功能類別,城市水系可分為防洪排澇類、飲用水源類、航道運輸類、生態環境類、景觀娛樂類、其他功能類和復合功能類。
廣州全市河流(涌)數量為1368條,總長5597公里。近年來,市區兩級均開展了水系規劃工作,劃定了部分河涌藍線控制規劃,但仍有大多數河涌未納入城市規劃進行控制;此外,最新的城市排水防澇標準已出臺,需按照新的防洪排澇標準對已劃定藍線的河涌進行復核,因此本次規劃的主要任務為對已劃定藍線控制的河涌進行復核;對未劃定藍線的河涌進行藍線控制規劃,并充分銜接、協調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將全市1368條河涌藍線全部納入到城市規劃中予以落實。
招標中要求,新的河涌水系規劃要在水功能區劃分的基礎上,根據河涌水系不同使用功能對水質要求各異的特點,提出具體的水質目標,計算主要河涌水系納污能力,提出水域污染物入河湖控制量。同時要編制河涌水質改善治理方案,按照“區域減源、系統截留、水系調控、水域凈化、生態修復”的理念,以控污減排為前提、水功能區劃為基礎、限制排污總量為依據、河湖治理與生態修復為手段,制定入河湖污染源控制和排污口整治方案。
摸查斷頭涌數量
此外,新的河涌規劃重點還要打通“斷頭涌”。據悉,廣州市政協第十二屆三次會議第3080號提案《打通斷頭涌,重織水網,引水濟涌,提高廣州市河涌綜合整治的水平》被審定為重點提案,提出將廣州建設成為生態水城,除截污、清淤、補水、深隧工程等治水方法外,還必須解決斷頭涌、斷流涌的治理問題。通過打通斷頭涌,使“水系成網”、“活水自流”,從而達到生態治水的目標。因此,對廣州市河網區河涌水系連通進行規劃是十分必要的。
招標公告中提出,要全面摸查荔灣、海珠、白云、黃埔、番禺及南沙河網區的斷頭涌數量、形成的歷史原因,并在滿足城市防洪排澇要求的條件下,綜合考慮河網水動力條件、城市、國土利用規劃,結合水質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水系連通方案。(劉懷宇)
廣州擬編制水質改善治理方案 打通六區斷頭涌
2015年02月11日10:28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