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PPP模式在環保行業發展的風生水起,比如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等等。各地興起了一股“PPP+環保”的新模式。大部分項目也都有顯著的進展。但這也有可能會帶給部分地區的政府一種“沒錢就用PPP模式”的潛意識。
PPP模式是吸引社會資本的一劑良藥,但并不是有錢就什么都能做的,這需要更加專業的公司來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
隨著城市生活水平的逐漸提升,人們對環境的要求也在增長,以前那種像青山綠水要金山銀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需要發展與節能環保并行,這就給一批節能環保行業帶來新的生機。比如污水處理領域,近年來,需求逐步加大,產能迅速擴張。
作為有可持續盈利的行業,PPP模式在污水處理行業已經具有可行性。
一、污水處理有可持續的收益。相較于其他行業的PPP模式偏公益性,污水處理行業有一定的可持續的收益,這對于追逐利益的社會資本是有極大吸引力的,加上政府財政補貼及優惠政策,保證了污水處理PPP項目的可行性。
二、政府先后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特別是“水十條”的頒布為PPP模式在水污染處理方面保駕護航。國家支持對PPP模式在污水處理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三、社會資本具有投資污水處理行業的意愿和投資實力。社會資本擁有良好的激勵約束機制,適用于市場經濟運轉,可以自覺根據市場信號開展投資活動。
污水處理行業引入PPP模式,不僅能夠通過自身專業知識支持政府發展城市污水處理事業,還能減緩財政預算壓力,提高治理水平。
以上可行性使得PPP模式在污水處理行業急速發展,財政部第一批30個PPP示范項目,污水處理項目就高達9個。
可行性高并不代表PPP模式在污水處理行業就可以無往不利,仍有一些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污水處理需要有專業公司與專業市場做支持。污水處理是具有極高專業性質的行業,但污水處理利益不高,這就需要有穩定、低耗能的技術作為依托。這都離不開專業二字。
其次,政府部門要做好監管職能。在項目各個階段,都要做到實時監管,這對于政府治理水平的提高與政府職能的轉變有著重要作用。
最后,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雖然目前國家發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污水處理的利好政策,但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完善。要保證政府和社會資本的自身權益,就需要有所保障。
原標題:污水處理行業PPP模式發展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