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一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滬擬建海綿城市框架體系 排澇能力或升30% 海綿城市”的建設將帶動6萬億元投資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8-17  瀏覽次數:94
    核心提示:滬擬建海綿城市框架體系 排澇能力或升30% 海綿城市”的建設將帶動6萬億元投資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中國無廢城市建設及固廢資源化利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大會
      
    40
     
      記者昨天從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獲悉,一套上海建設“海綿城市”的綜合指標體系正在加緊研究中,預計年內推出。這一指標體系涉及建筑小區、綠化、道路廣場和水務等多個系統,付諸使用后,將在上海構建起“海綿城市”的框架體系,令上海的排水排澇能力提升30%以上。據悉,這一指標體系在國內尚屬首個。
      顧名思義,“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同時,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
      2014年年底,住房城鄉建設部出臺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并聯合財政部、水利部啟動了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申報工作,標志著全國范圍內“海綿城市”建設的興起。上海在“海綿城市”建設中一直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市政總院在全國率先開發了“城市雨水淺層地下蓄滲”等多項專利技術,并主持編制多項國家級內澇防治、雨水調蓄標準。今年起,上海繼續“跨前一步”,由市建管委牽頭,啟動國內首個“海綿城市”指標體系的編制研究。
      作為該指標體系的研究牽頭單位,市政總院介紹,“海綿城市”不僅涉及水務部門,亦與規劃、交通、綠化、房管等多個部門關系密切。據透露,指標體系中將包括在土地出讓階段即對開發商提出排水設計方面的要求,同時,道路排水、綠化帶排水、建筑設計中的排水,也將進入指標體系。比如,雨水在進入排水管前,可先由道路綠化帶吸收一部分;這樣既減輕排水管的壓力,又可充分利用水資源。
      根據測算,“海綿城市”的建設將帶動6萬億元投資;建成后,上海全市管網的排水能力將提升30%以上,可抵御“五年一遇”的短時強降雨,即一小時內降雨量達49毫米,可不留積水、全部排空。


    滬擬建海綿城市框架體系 排澇能力或升30%

    2015-08-15   東方網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江县| 泰兴市| 托克逊县| 虞城县| 洞头县| 土默特左旗| 安仁县| 微山县| 区。| 静乐县| 赣州市| 云安县| 佛坪县| 吉隆县| 汽车| 磴口县| 义乌市| 阿鲁科尔沁旗| 昌邑市| 潜江市| 南丰县| 阳城县| 西藏| 比如县| 西华县| 涿州市| 静海县| 常宁市| 淳安县| 沾益县| 诏安县| 屯门区| 天台县| 雅江县| 突泉县| 霍山县| 吉首市| 西林县| 边坝县| 高台县| 镇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