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七屆)通知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工業廢水治理可能催生新水務? 那么工業廢水的業務領域將從單純的設備工程擴展至設計、建設和運行的全產業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6-08  瀏覽次數:99
    核心提示:那么工業廢水的業務領域將從單純的設備工程擴展至設計、建設和運行的全產業鏈
    中國給水排水品牌委員會
     
    工業廢水治理可能催生新水務?
     
     
    2015-3-17 11:05:23 來源:中國環境報
    分享到:更多
     


    國外巨頭企業近年來在我國頻頻拿下化工園區治理大單,國內知名環保企業不斷在各地參與園區環境綜合治理,趨勢已經相當明顯。(資料圖片)

      編者按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近期已獲中央通過,不久將對外發布。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我國工業廢水處理積弊已久,急需改進治理模式,提高治理水平,這將成為“水十條”的亮點之一。

      然而,由于我國工業廢水治理長期以來靠的是環保企業賣工程、賣設備,一方面企業難以獲得長期穩定的合同和收入,另一方面,生產企業自己治理工業廢水存在技術、監管、以環境紅利換生存的問題。因此,如何讓工業廢水實現治理專業化、市場化變得尤為迫切。

      ●第三方治理如果能得到大范圍推行,那么工業廢水的業務領域將從單純的設備工程擴展至設計、建設和運行的全產業鏈

      ●輕量級的中小企業具有優勢,在行業深耕多年,積累了多個行業廢水治理、資源回收的技術和工程實踐,在具體的項目中更見功夫

      去年以來,一系列嚴格排放、加強監管、加大處罰力度的政策措施,開始令沉寂許久的工業廢水治理市場重現生機,“水十條”對工業廢水的關注更是一項重大利好。不僅分析機構十分看好,“圈外”企業也在躍躍欲試,一些具備技術或資源優勢的工業廢水治理企業,成為投資、收購爭搶的目標。

      工業廢水治理要精耕細作

      企業長期只是限于賣藥劑、賣設備、賣工程,缺乏穩定持續的發展環境,而身處其中的從業人員很難找到扎根積累的土壤,產業整體也就做不大,活不好

      工業廢水治理市場并非剛剛興起的新領域。如果單從設備的角度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已出現相關的制造企業。可惜這個市場從那時起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就只是限于賣藥劑、賣設備、賣工程。近年來,有不少企業開始接手工業企業治污工程的設計和運營,但這一模式始終是行業內的“少數派”,行業整體一直在產業的低端徘徊。

      一個工業企業上了一套治理設施,如果沒有大的生存環境變化,幾年內他將不會再有新的需求。因此相關的環保企業就像“臨時工”,往往干的是“一錘子買賣”,常常可能處于吃了上頓、下頓還不知道在哪兒的生存狀態。有行內的企業家表示,今年可能做了十幾個項目,收入不錯;但第二年可能就只接到一兩個項目,生存都成問題。

      沒有穩定的客戶和收入,再加上甲方支付信用等問題雪上加霜,這類環保企業長期缺乏穩定持續的發展環境,而身處其中的從業人員也很難找到扎根積累的土壤,永遠要為生存而戰的企業也難以談及自我創新和成長,產業整體也就做不大,活不好。

      一個稍顯不恰當的比喻是,如果說工業治污領域還屬于“游牧”狀態,那么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就早已邁入“農耕”發展模式。尤其在市政公用領域市場化改革以來,以污水處理收費作為支撐,這一領域已經發展實踐了特許經營的多種模式。

      其中,動輒長達二、三十年的運營合同,讓供水、污水處理開始成為穩定持續的生意,技術、設備、工程、管理得以不斷標準化、規范化,相關企業穩定成長,優勢企業加速擴張,城市水務已成為環保產業細分領域體量和發展速度最快的一支,已經進入整合提升的產業成熟期。

      鵬鷂集團董事長王洪春曾發問:“工業廢水領域是否也有可能誕生‘水務’市場?”他認為唯有如此,相關企業、行業才能有持續穩定的發展基礎。工業廢水治理市場必須由賣工程設備為主,走向以運營為引領的行業發展新階段。

      第三方治理或成發展方向

      工業治污模式轉變已具備政策環境,專業化、市場化治理將成可能選擇,工業廢水的業務領域將從單純的設備工程擴展至設計、建設和運行的全產業鏈

      這一期望很有可能成為現實。眼下,工業企業污染將受到日漸嚴格的監管壓力,性價比高的專業化運營有了進一步發揮優勢的空間。

      盡管成文之時筆者還沒有見到正式的文本,但工業水污染治理無疑將成為即將發布的“水十條”的重中之重。此前的“兩高”司法解釋、新環保法、排污費改稅進程加快等,已經提前為此做了預熱。

      與城市水污染治理相比,工業水污染治理要復雜得多。從廢水本身來看,牽扯行業企業眾多,濃度高、成分復雜、對環境毒害性大。更為嚴峻的是,數以千萬計的企業讓人員有限、手段單一的“貓抓耗子”式監管模式陷入窘境。

      監管難,處罰低,而治污成本高,基于這樣的事實,企業對待治污設施運行的態度就很容易推斷和理解。于是近年來,一面是紙面上節節高升的工業廢水達標率,一面是未見明顯改善的水環境和屢禁不絕的偷排直排。

      我國實施環評制度以來建立的工業治污體系是否切實發揮了作用,已經不再是個疑問句。一位靠近政策層的專家表示,傳統的工業治污模式到了必須轉變的時刻。而專業化市場化的第三方治理模式,或將成為可能的選擇。

      在工業領域,市場化專業化治污帶來的經濟社會效益是多方面的,業界呼吁多年,已無需贅言。這一模式也已經得到政策層的明確認可。在地方層面,上海已經首當其沖,從地方政府層面明確鼓勵第三方治理。

      環保業界對此也是寄予厚望,認為這一模式如果能得到大范圍的推行,那么工業廢水的業務領域將從單純的設備工程擴展至設計、建設和運行的全產業鏈,獲得穩定的合同和收入將成為可能。此前在工業廢水領域打拼多年的相關企業,還可以在同一細分領域的廢水治理市場中獲得積累和擴張的機會。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原市| 浮梁县| 乌海市| 雷州市| 克拉玛依市| 盘山县| 江阴市| 孟州市| 临夏市| 蕉岭县| 美姑县| 陆河县| 江门市| 武邑县| 虹口区| 禄劝| 察哈| 松江区| 靖远县| 古丈县| 永福县| 怀安县| 陆良县| 吉林省| 凤翔县| 鲜城| 祁东县| 册亨县| 抚州市| 六盘水市| 惠安县| 资溪县| 松潘县| 巴南区| 敖汉旗| 绥德县| 台中县| 梧州市| 松潘县| 绩溪县| 乌拉特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