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一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昆明積極推進雨水、污水資源化利用 昆明在工業和民用建筑項目已同期配套建成了100個雨水收集利用設施,雨水綜合利用設施日設計規模約6.97萬立方,主要利用下凹式綠地、滲透鋪裝、植草磚、滲排一體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3-26  瀏覽次數:203
    核心提示:昆明積極推進雨水、污水資源化利用 昆明在工業和民用建筑項目已同期配套建成了100個雨水收集利用設施,雨水綜合利用設施日設計規模約6.97萬立方,主要利用下凹式綠地、滲透鋪裝、植草磚、滲排一體化系統、地下建筑頂面與覆土之間的濾水層、雨水收集池、模塊水池及景觀水體等方式對雨水資源進行控制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中國無廢城市建設及固廢資源化利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大會
     

    昆明積極推進雨水、污水資源化利用
    發布時間:2015-03-25
      西華公園收集雨水用于景觀營造。 記者黃曉松攝


      昆明多年平均降雨量近1000毫米,利用潛力巨大。 記者杜文蕾攝

     

      記者近日從昆明市節水辦獲悉,多年來,為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昆明市在重視常規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同時,非常規水資源的利用得到高度重視,積極開展城市污水及雨水資源化利用。經過多年實踐探索和發展,昆明在城市污水及雨水資源化利用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雨水不能白白流走

      在城市雨水資源化利用方面, 昆明多年平均降雨量近1000毫米,利用潛力巨大。

      為有效利用雨水資源,緩解城市內澇,削減城市徑流污染負荷,改善城市水環境,自2009年9月起,昆明出臺規定,要求所有新、改、擴建的城市道路、高架橋、公園、廣場綠地等市政工程項目和民用建筑、工業建筑符合條件的都應同期配套建設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對雨水進行綜合利用。 

      截至目前,昆明在工業和民用建筑項目已同期配套建成了100個雨水收集利用設施,雨水綜合利用設施日設計規模約6.97萬立方,主要利用下凹式綠地、滲透鋪裝、植草磚、滲排一體化系統、地下建筑頂面與覆土之間的濾水層、雨水收集池、模塊水池及景觀水體等方式對雨水資源進行控制,提高對徑流雨水的滲透、調蓄、凈化、利用和排放等能力。

      從2010年5月開始,昆明市在新建和改建道路中開始推行生態道路建設,目前已有20多條道路采用了雨水生態斷面技術與道路同步建設。同時,為了綜合解決城市雨污混流及城區部分區域雨水淹水點問題,昆明市還結合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在主城二環路以內開展了雨污調蓄池試點建設,共建成16座調蓄池,總容積為21.24萬立方,總投資18.74億元,配套管網17.7千米。此外,昆明還對部分已建成的公園綠地要求補建了雨水集蓄利用設施。

      再生水得到廣泛利用

      在再生水利用方面,昆明城市再生水利用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模式。集中式再生水的利用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區,是在污水處理廠全面提標改造的基礎上,以道路新建及改擴建、雨污分流工程項目等市政工程建設為依托開展再生水站及配套管網的建設。至2013年,昆明完成了主城17座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建設,處理能力達到166.5萬立方/天,出水標準達到GB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于城區河道補水打下了基礎。截止目前,主城已建成集中式再生水處理站8座,總設計供水能力為13.5萬立方/天,建成再生水供水主干管約400千米,正在建設撈魚河、洛龍河再生水處理廠,總設計處理規模10.5萬立方/天。

      另一方面,因地制宜,由符合條件的新建項目建設單位按照相關要求投資建設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設施,將再生水回用于建設項目內的綠化、道路澆灑、景觀、公共設施衛生間沖廁(非坐便器)等。自1998年起步建設,截止目前,已建成467座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設施,總設計處理規模約14.47萬立方/天。已建成的再生水利用設施,廣泛分布于住宅小區、學校、機關單位、公交停車場、工業企業、服務行業、市政園林綠化等行業和單位,處理后的再生水主要回用于項目內綠化、道路清潔、公共衛生間沖廁及景觀環境用水。

      僅2011年-2013年昆明主城城市再生水年平均回用量達到24409.56萬立方(含回補城市河道生態環境用水),其中用于綠化、環衛、沖廁等雜用水為1258萬立方。2014年,昆明主城城市再生水年回用量為31929.61萬立方(含回補城市河道生態環境用水),其中用于綠化、環衛、沖廁等雜用水為1674萬立方。  

      困難:再生水管網建設仍滯后

      當前,昆明市城市污水及雨水資源化利用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經過多年的努力,昆明在再生水、雨水資源等非常規水資源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探索和實踐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

      缺乏城市污水及雨水資源化利用的激勵機制,鼓勵政策單一。目前昆明出臺的鼓勵政策,主要是依靠在市本級財政安排了有限的補助資金。集中式再生水廠及回用管網、民用及工業建筑雨水收集利用設施的建設是由企業或開發建設單位承擔,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制約了昆明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的發展。集中式再生水回用管網的建設是以道路新建及擴建等市政工程建設為依托,整體來講管網建設仍然滯后,制約了再生水的進一步推進。

      工業企業退出昆明主城區遷入工業園區后,主城區缺少大的再生水用戶,集中式再生水主要回用于河道作為生態用水和綠化、環衛用水。而目前工業園區的再生水利用發展滯后。

      隨著建成的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設施逐年增加,設施運行日常監管難度越來越大,為了保障設施的正常運行,急需對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設施實現在線監管。

      此外,雨水資源化利用的上位法尚未出臺,現有地方規范性文件效力低,法律保障力度不夠,影響城市雨水資源利用工作的推進。

      思考:資源化利用雨污水能否獎勵?

      目前,省市業界專家對推進城市污水及雨水資源化利用,也提出了一些建議。

      專家建議,堅持因地制宜的發展思路,按照“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集中利用為主”的原則積極推進污水再生利用。積極推行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實現城市良性水文循環,提高對徑流雨水的滲透、調蓄、凈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維持或恢復城市的“海綿”功能。

      從國家層面盡快出臺城市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的政策法規,研究制定城市污水及雨水資源化利用的激勵機制,發揮政策的引導和鼓勵作用。各級政府應設立污水及雨水資源化利用的專項資金,用于推進城市污水及雨水資源化利用工作。

      專家還建議加快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的配套技術研究。積極開展再生水利用及雨水資源化利用的基礎研究,以及新設施設備、新工藝的研發并實現產業化。對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規水資源利用實施效果進行監測評估研究,為綜合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污水、雨水資源化利用應從工業園區再生水利用、市政工程項目雨水資源化利用及區域性雨水資源化利用等方面同步規劃建設。

      記者王密報道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口市| 西乡县| 灵台县| 类乌齐县| 旬阳县| 江北区| 肥西县| 特克斯县| 原阳县| 正定县| 德清县| 都安| 肥西县| 汶上县| 左贡县| 平利县| 曲靖市| 阿图什市| 商城县| 通江县| 南溪县| 鄂温| 太白县| 齐河县| 岑溪市| 南通市| 乐昌市| 黑龙江省| 嘉定区| 凌源市| 元阳县| 灵宝市| 连城县| 阳高县| 剑川县| 车致| 丽江市| 鸡西市| 高要市| 福贡县| 乌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