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八屆)邀請函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中金環保【專題研究1:PPP推廣大勢開啟,注入環保行業新活力】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2-28  瀏覽次數:112
    核心提示:中金環保【專題研究1:PPP推廣大勢開啟,注入環保行業新活力】
    2017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八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中金環保【專題研究1:PPP推廣大勢開啟,注入環保行業新活力】

    2015-02-26電力環保小蜜蜂

    湯硯卿yanqing.tang@cicc.com.cn ;

    孫維容weirong.sun@cicc.com.cn

     

     

     

     

    1.PPP定義:政府、社會資本深入合作,“同”享收益、“共”擔風險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私合營”模式,定義存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PPP,包括了幾乎所有政府服務外包的各類形式,包括帶有融資功能的BOTTOT、股權合作等,也包括不帶融資功能的DBO、委托運營。狹義的PPP,是指政府與私人部門組成特殊目的機構(SPV),引入社會資本,共同設計開發、共擔風險、全過程合作的公共服務開發運營方式。

     

    狹義PPP和傳統BOT存在區別。傳統BOT屬于廣義PPP范疇內模式的一種,但狹義的PPP與傳統BOT存在2方面的區別:1BOT項目中的資本金投入基本來自社會資本,而PPP項目可能來自政府、社會資本合資;2BOT項目前期由政府規劃、設計,后期由社會資本建設和運營,前、后期銜接不佳,導致項目前期規劃設計不夠優化、后期運營低效;PPP則使得社會資本更多地參與前端設計、政府更多參與后期運營,提高項目整體的質量和效率。

     

    2.政策趨勢:2014年來多項PPP政策出爐,3方面體現本輪政策力度甚于以往

    PPP非新概念,早在2005年,國務院即出臺PPP類的政策——非公經濟“36條”,此后20102012年分別再提。2014年以來,系列PPP政策出臺,與往年政策相比,我們發現主要區別體現在3方面:1)從措辭來看,對于引入社會資本,從早年的“允許”到“鼓勵”;2)從政策發文機構來看,早年國務院牽頭、住建部響應,到2014年以來,繼國務院發布定調政策后,發改委、財政部均有配套政策推出。3)從政策密度來看,2014年出臺PPP類政策4項,而200520102012年分別發布121項。

     

    3.環保PPP空間:整體產能空間不變,但市場化運營比例提升

    PPP是模式上的轉變:更多環保民企有望進入運營領域,弱化國企壟斷。1)歷史經驗來看,在市政環保設施的運營領域,民營企業因資源、資金“短板”,較難與國有企業匹敵,在資金要求相對較低、競爭激烈的工程領域,則民企眾多。一個側面證據是,在A9家水務運營上市公司中,7家為國企背景。2)推廣PPP的大背景下,政府樂于開放市政設施的運營市場,而上市的環保民企因激勵機制靈活、融資實力增強,獲取運營資產的機會將明顯多于以往。

     

    污水、生活垃圾處理存量產能市場化運營比例整體約50%,有待提升。我國早年的市政環保設施采用政府投資、政府(或其下屬事業部門)運營的模式,市場化運營比例低。1)污水處理:截至2013年底存量產能約1.49億噸/日、我們預計2014~2020年間需新建產能約4000萬噸/日;目前,存量產能占比近80%,其市場化運營比例約50%,新建污水處理產能的市場化運營比例約為55%2)生活垃圾處理:垃圾焚燒方面,截至2013年底,存量產能約15.5萬噸/日,我們預計2014~2020年新建產能約15~20萬噸/日;目前,存量產能占比近半,相當一部分由政府運營,新建產能的市場化運營比例約80%。垃圾填埋方面,我們估計截至2013年底的存量產能約為40萬噸/日,2014~2020年凈新增的產能較少;現有產能的絕大部分仍由政府運營。

    (注:以上市場化運營比例數字來自:住建部、《水工業市場》、《污水處理觀察》、中金公司研究部估算)

     

    4.個股影響:PPP推廣大勢開啟,環保民企面臨新機會

     

    新型商業模式推廣,各出資方有望“共贏”。1)對于政府出資方,一般以環保設施實物出資,一方面,社會資本按比例現金出資后,政府后續新建、改造環保設施的資金有了保障,另一方面,社會資本對于環保資產的運營市場化要求更高,促使環保設施的盈利水平比單純由政府運營時提升;2)作為社會資本出資方,一方面,可以分享市政環保設施運營的穩定回報,另一方面,依靠政府合資方的資源優勢,可優先獲取新建、改造環保設施的工程訂單;3)若PPP項目的中長期目標是實現上市(即,環保資產證券化),作為原始出資人,政府、社會資本均將受益于初始投資增值、甚至翻倍。碧水源的云南項目、巴安水務的貴州項目,都是典型的例子,具體分析如下。

     

    典型1:碧水源云南水務PPP項目。1PPP項目公司:云南水務產業發展公司,下屬資產為云南省優質水務運營資產;2)出資方:云南水務(政府背景)、碧水源、私募基金、PPP公司29名員工,持股比例分別為42%36%18%4%,其中云南水務為水務資產(實物)出資,其余幾方現金出資;3)截至2014年底,PPP項目公司已完成股份制改制,預計于2015年實現港股上市。假定以2PB發行,則碧水源具備9億元的潛在投資收益;假定以2.5PB發行,則潛在投資收益為14億元。(參考:截至2015225日,A股水務公司PB平均為3.5倍,H股平均為3.2倍)

     

    (測算方法:假定云南水務產業公司上市后,碧水源在二級市場出售其全部股權,根據處置長期股權投資相關最新會計準則規定,投資收益=PPP項目公司權益市值-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截至2014年中報,碧水源持有云南水務產業36%股權的賬面價值為7.9億元;截至20141季度末,云南水務產業的凈資產為24億元;因此,潛在投資收益=24x發行PB倍數x36%-7.9

     

    典型2:巴安水務貴州水務PPP項目。1PPP項目公司:貴州水務股份公司,下屬資產為貴州省優質水務運營資產;2)出資方:貴州水務(政府背景)、產業基金、巴安水務,持股比例分別為51%39%10%,其中貴州水務為水務資產(實物)出資,其余幾方現金出資;3)公告明確,PPP項目公司將在未來3~5年內爭取具備上市條件。

     

    關注順應行業趨勢、積極拓展PPP業務的民營環保企業。推薦碧水源(借力再融資,有望通過PPP開展新一輪擴張),關注萬邦達(工業水處理龍頭,通過PPP模式進軍市政領域)、巴安水務(試水PPP項目,中長期業績彈性可期)、維爾利(垃圾滲濾液處理龍頭,有意涉足PPP模式助力轉型)。

     

     

     


     

    詳情請參225日報告:《行業研究*專題研究1:PPP推廣大勢開啟,注入環保行業新活力》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峡县| 陇南市| 兴仁县| 环江| 青龙| 鄂州市| 新郑市| 阿城市| 万年县| 永靖县| 平南县| 阜城县| 肇庆市| 普安县| 凤城市| 将乐县| 略阳县| 姜堰市| 静安区| 临颍县| 武陟县| 泸州市| 翁源县| 织金县| 灵山县| 海口市| 常宁市| 桃江县| 武宁县| 东至县| 汤原县| 天祝| 金堂县| 舒城县| 白银市| 自治县| 策勒县| 公安县| 佛教| 寿阳县| 巨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