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一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臨沂5處污泥處置工程運行 污泥處理后可發電 城市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13萬噸/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2-04  瀏覽次數:112
    核心提示:臨沂5處污泥處置工程運行 污泥處理后可發電 城市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13萬噸/日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2020年中國無廢城市建設及固廢資源化利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大會


    3日,記者從臨沂市住建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計劃新建的8處污泥處置工程已經運行5處,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污泥可以實現焚燒發電等作用,避免二次污染。

    據了解,污水處理廠污泥是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固體沉淀物質,是水處理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副產物,污泥中的寄生蟲、病原菌、重金屬等隨意棄放,勢必帶來較嚴重的二次污染,污泥處置是污水處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個難點。

    為了防止污水處理廠污泥造成的二次污染,我市計劃新建8處,截至目前,已經建成平邑縣、沂水縣、蒙陰縣、莒南縣、臨沭縣5處污水處理廠污泥廠外處置工程。另外,臨沂市區、郯城縣、蘭陵縣的污泥處置工程正在建設中。同時,我市還積極推行多方式處置污泥:臨沂市區、沂水縣實行污泥焚燒發電;平邑縣、莒南縣、臨沭縣、蘭陵縣實行污泥太陽能干化。

    除此之外,為緩解城市供水的緊張狀況,我市還積極推進再生水循環利用,先后建設再生水管網47公里,再生水生產能力達到25.57萬噸/日,在工業項目、城市景觀、園林綠化、道路灑水、農田灌溉等方面實現了再生水的廣泛利用。去年我市建設再生水利用工程4個,規模達到每天5萬噸。對于污染減排、節約能源、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同時,為了加強監管,提高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水平,臨沂市污水處理廠建立三套監測監控系統:視頻監控系統、進水水質監測系統、出水水質監測系統。201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進水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對超標進水及時報警、及時通報環保部門,保證快速高效處置,目前已經正式運行。與環保部門協調配合,將出水水質在線檢測數據接入視頻監控中心,對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出水水質全面監控。

    據市住建局市政科工作人員介紹,截至目前,全市所有污水處理廠,基本完成了進出水質的監測監控系統的安裝。

    相關新聞:

    城市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13萬噸/日

    截至2014年底,全市城市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13萬噸/日,其中中心城區達到54萬噸/日。

    據了解,2014年臨沂市區新擴建污水處理項目4個,污水處理規模新增13萬噸/日。包括市第二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規模5萬噸/日;河東區第二污水處理工程,規模3萬噸/日;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規模3萬噸/日;臨港區生活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規模2萬噸/日。中心城區總體污水處理能力達到54萬噸/日。

    另外,在縣城污水處理方面,2014年,新擴建污水處理項目6個,規模17萬噸/日,其中,已完工項目5個:郯城縣經開區污水處理工程,規模2萬噸/日;莒南縣新區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規模3萬噸/日;沂南縣經開區污水處理工程,規模2萬噸/日;沂水縣第二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規模5萬噸/日;蘭陵縣第二污水處理工程,規模2萬噸/日。在建項目1個:平邑縣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規模3萬噸/日。縣城污水處理能力達到59萬噸/日,其中郯城、蘭陵、沂水、沂南、莒南、臨沭6個縣實現“一縣兩廠”。

    臨沂5處污泥處置工程運行 污泥處理后可發電

    時間:2015-02-04  來源:大眾網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桓仁| 三门县| 揭东县| 安塞县| 长治县| 郧西县| 新建县| 湛江市| 葵青区| 连江县| 巨野县| 吉木萨尔县| 泸西县| 申扎县| 贡嘎县| 三亚市| 丰原市| 施秉县| 十堰市| 太康县| 江津市| 台山市| 巴彦淖尔市| 石棉县| 包头市| 敦化市| 玛纳斯县| 楚雄市| 陵川县| 名山县| 东莞市| 塘沽区| 株洲县| 通渭县| 托克托县| 纳雍县| 广宗县| 五莲县| 永登县| 子洲县|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