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2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三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廣西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經驗獲住建部肯定 建立起由“村收鎮運縣處理”、“村收鎮運片區處理”和“就近就地處理”等三種模式構成的農村垃圾處理體系建設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1-24  瀏覽次數:110
    核心提示:廣西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經驗獲住建部肯定 建立起由“村收鎮運縣處理”、“村收鎮運片區處理”和“就近就地處理”等三種模式構成的農村垃圾處理體系建設
    中國給水排水2022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三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新華網南寧11月20日電(寧國用)從11月18日召開的全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與四川、山東等地一起,廣西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得到了住建部的肯定,認為其經驗可學習、可借鑒、可推廣。住建部要求各地學習推廣這些地方的經驗,經過5年的治理,使全國90%村莊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

        針對農村日趨嚴重的垃圾污染,近年來,廣西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著眼解決農村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建立起由“村收鎮運縣處理”、“村收鎮運片區處理”和“就近就地處理”等三種模式構成的農村垃圾處理體系建設。目前全區實現了以縣城為中心的農村垃圾“村收鎮運縣處理”20公里范圍內全覆蓋,其他區域垃圾清運處理基本覆蓋。

        在探索農村垃圾處理技術路徑時,各地堅持因地制宜,不照搬城市建設模式,不求“千村一面”,不搞“一刀切”。各地在實踐中探索出堆肥處理、沼氣池處理、焚燒處理、垃圾熱解、水泥窯協同處置、就地填埋等一批具有地方性、區域性、鄉土性特色的技術路線,初步建立了低成本、易維護、可推廣的農村垃圾處理技術體系。

        與此同時,各地堅持政府引導、干部服務、群眾主體,積極發動群眾參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推動群眾從“要我清潔”向“我要清潔”轉變。據統計,目前全區有77%的自然村屯組建了保潔員隊伍,78%的自然村屯成立了清潔鄉村自治組織,95%的自然村屯制定了清潔鄉村村規民約,多數村屯配備了垃圾收集、轉運設備,部分縣鄉建立了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完)

        

    廣西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經驗獲住建部肯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洲县| 商河县| 图木舒克市| 金川县| 桃源县| 平顺县| 永春县| 若羌县| 湖南省| 原阳县| 前郭尔| 辉县市| 沂南县| 镇安县| 任丘市| 偃师市| 天水市| 桃江县| 海阳市| 舒兰市| 翁牛特旗| 中卫市| 那曲县| 鄢陵县| 新安县| 阳谷县| 登封市| 成安县| 凤庆县| 西乌| 佛山市| 漳浦县| 乐都县| 乌拉特后旗| 同德县| 库车县| 鹤岗市| 江都市| 昌乐县| 樟树市| 宜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