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一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英媒:水資源短缺在中國不僅是經濟問題 中國要想解決用水問題絕非一朝一夕之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0-11  瀏覽次數:108
    核心提示:英媒:水資源短缺在中國不僅是經濟問題 中國要想解決用水問題絕非一朝一夕之事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中國無廢城市建設及固廢資源化利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大會

     

    英國《衛報》10月10日文章,原題:中國用水兩難困境:農業發展和人口增長 受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歐美經濟發展停滯甚至下滑,中國經濟卻持續發展。或許并非人人了解,中國經濟發展植根于農業。農業發展促進了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農民富裕了,就搬到鄉鎮和城市居住,促進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高樓大廈的建設。與此同時,中國農業經濟也沒有放慢發展腳步。盡管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經濟發展更依賴于工業而非農業,但中國依然養活了全世界20%的人口。

    不過,農業發展、尤其是干旱北方灌溉型農業的發展需要水。隨著其他行業的迅速崛起,水資源短缺問題成了硬傷。這種局面讓中國執政黨陷入兩難境地:如何在確保糧食生產和農民收入的前提下,緩解城市和工業發展迫切需要的用水問題?

    從全球范圍來看,大約70%的淡水用于農業灌溉,工業和家庭用水約占20%,發電用水約占10%。在經濟不斷發展的局面下,水資源分配不僅具有經濟意義,還具有巨大的政治意義。單純從經濟角度來說,水資源應該分配到最有價值的產業——農業顯然不是。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國,確保共產黨執政和搞好農民福利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進退維谷之間,中國執政黨認識到應將注意力轉移到管理方面。確保“每滴水養活每棵作物”的原則是關鍵。中國農業生產率自1990年以來增加一倍多,總灌溉面積增加30%以上,人均糧食產量提高約10%。同一時期,灌溉用水平均每公頃下降超過20%。

    盡管取得進展,農業用水仍占總用水量的60%以上。嘗試不同改革方案,看看哪個方案起效,這種做法在中國很常見。例如,為緩解黃河下游工廠缺水問題,內蒙古計劃把農業灌溉節約下來的水供應下游工廠使用。另有政府官員嘗試建立水銀行,購買“用水權”供干旱地區和用戶使用。

    中國要想解決用水問題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如果不管不問,水資源短缺和污染問題不僅危害食品安全和經濟發展,還會危及共產黨的執政地位。當然,目前已經取得一些進展。改革也要平衡各方面利益,尤其在涉及農民利益和食品安全面前,改革更要謹慎開展。水資源的合理分配、收支平衡將決定中國能否養活自己、經濟能否持續騰飛、同時保護生態環境。(作者羅杰·卡洛,聶晶譯)

    英媒:水資源短缺在中國不僅是經濟問題
    時間:2014-10-11 11:58來源:環球網作者:羅杰·卡洛,聶晶譯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阳市| 邻水| 元阳县| 雅安市| 买车| 桦川县| 凤凰县| 本溪市| 东丽区| 云浮市| 左云县| 绍兴市| 镇远县| 中西区| 石台县| 婺源县| 玛纳斯县| 延边| 奇台县| 英超| 固安县| 基隆市| 民丰县| 五指山市| 邛崃市| 田阳县| 宜川县| 米脂县| 平舆县| 高碑店市| 久治县| 平顶山市| 新干县| 绿春县| 山阴县| 上思县| 安塞县| 达孜县| 根河市| 东至县| 清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