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網編者按 移動互聯網浪潮已席卷了各個領域,傳統的環保產業也正受到這股能量的巨大沖擊。目前,由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主辦,立昇企業支持的“移動互聯時代對環保產業的影響”主題征文正在火熱進行中。活動吸引了各行業人士踴躍參與,環保企業的總裁們也積極發聲,表達獨到見解。下文是博天環境集團高級副總裁蔣瑋帶來的智慧分享。
“互聯網思維”熱詞的浪潮尚未褪去,“移動互聯網”又帶著巨大的創新性顛覆力量迎面而來。資料顯示,全球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已超10億,但仍有50億人沒有被移動互聯改變。沖著“下一個50億”所帶來的種種誘惑,眾多傳統行業紛紛尋覓順應移動互聯的時代機遇。
縱觀傳統行業中借力“移動互聯”的應用,衣、食、住、行、教育、醫療排在最前,均不外乎這些行業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而環保行業與生活的密切度亦是如此。環境保護,究其根本是要營造人與地球和諧永續的發展,創造天人合一的美好環境。霧霾激發了環保話題的持續升溫,隨著國民意識提升,人們對周遭環境的認知渴望更為熱切,移動互聯網為個人提供了認識環境、保護環境的信息渠道和實現路徑,極大拉近了個體與整體之間的距離,使得全民都將可能成為參與者,投身到環保產業的各個層面當中。而作為環保從業者,無論身處產業鏈條的哪一環,都不能忽視這股力量。
然而,當下移動互聯網對環保行業的滲透仍不夠迅猛。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法則是“人人參與”,用戶參與到價值創造的環節。對于工科屬性較強的環保行業來說,民眾參與意愿不高。而更主要者,因環保是政策驅動式行業,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尚未充分顯示出來,這讓移動互聯網的話題在環保行業變得頗為敏感。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以大眾對于環境的日漸重視作為強大驅動力,將會促使政策加速出臺,監控更加完善,數據更加透明,這對環保行業的發展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環保企業中,已有在嘗試移動互聯思維開發和產品營銷,整體階段較為初級。當政府、企業、民眾真正實現聯動后,行業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比如更多元的APP應用,比如促成跨界混搭合作,比如微公益加速生存環境公平化等。
盡管移動互聯網和環保行業的聯姻貌似仍有較長探索之路,但不妨礙企業將“移動互聯思維”運用于管理。移動互聯時代的核心是人,“以人為本”也是博天環境最根本的人才戰略,將員工發展為企業的“粉絲群”,鼓勵參與,傾聽訴求,注重培養,不斷為他們創造成就夢想的平臺。博天環境的官V、E-hr、E-Message、E-Learning平臺搭建,從需求出發增進互動,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只有當企業為員工提供了超出預期的關注,員工才能為企業創造出超乎預想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