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環境保護工作,離不開環保產業的支撐。在近幾年的“兩會”上,一直有代表委員提出相關的建議和提案,為加快環保產業發展鼓與呼。在今年,來自地方環保部門的代表,從我國的環保產業現狀出發,為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建言獻策。
節能環保掀起資本市場旋風
近年來,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在全球范圍內引起普遍關注,并迅速成長為推動全球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新興力量。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的節能環保產業已進入了較高的發展階段,節能環保產業已成為發達國家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據統計,全球環保產業的市場規模已從1992年的2500億美元增至去年的6000多億美元,年均增長率8%,遠遠超過全球經濟增長率,成為各個國家十分重視的“朝陽產業”。美國、日本和歐盟的節能環保產業成為全球環保市場的主要力量。
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節能環保產業越來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已將節能環保產業列入“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國發〔2013〕30號文還提出,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進入馬年,節能環保及相關產業已經成為廣大投資者的熱點。與此同時,節能環保類股票也成為了廣大證券投資者爭相投資的品種。尤為引人注目的是,目前,資本市場正在刮起一場“特斯拉”旋風,新能源概念股廣受追捧。
大機遇中隱藏大問題
在近幾年的“兩會”上,一直有代表委員提出相關的建議和提案,為加快環保產業發展鼓與呼。在今年,來自地方環保部門的代表,從我國的環保產業現狀出發,為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建言獻策。
“從發達國家經歷來看,工業大國在環境污染治理的過程中,環保產業也得到了巨大發展。”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環保局局長張全認為,發達國家在成長為工業強國的同時,也成為了環保產業強國,“形成了一流的制造業和環保技術產品。”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環保廳廳長鐘勤建表示,環保產業是具有高增長性、吸納就業能力強、綜合效益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環保產業發展工作,把發展環保產業作為保持經濟增長、推動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突破口,陸續出臺了推進環保產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央和地方也投入了大量資金,為環保產業加快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發揮了積極推動作用。
但與此同時,我國環保產業快速發展背后隱藏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如市場化程度差、體制不完善、市場不規范、創新能力不足、產業內部發展不平衡等,制約了環保產業的發展。
2014年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形勢展望
工信部賽迪智庫日前發布了《2014年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形勢展望》研究報告。報告預測,2014年,隨著國內對節能環保需求的持續升溫,國家將在節能環保產業的產品、技術及服務體系建設方面繼續提供政策支持,節能環保產品將向高端化、成套化方向發展。
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在節能環保常規技術產品方面已經成熟,但在高端技術產品方面仍較為缺乏。例如,濕式靜電除塵設備、脫硫脫硝一體化設備、高濃度難降解設備、高可靠性垃圾滲濾液處理設備等。因此,國家將重點支持發展一批先進的設備,給予相應的技術開發、產品生產方面的優惠政策,促進節能環保設備產業逐步從低端初級產品向技術更高的方向發展,以促進重大節能環保裝備的國產化、自主化,提高自主知識產權裝備占比。
上海今年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增長15%
上海市政府11日發布了2014年上海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重點工作安排。其中表示,2014年上海將著眼于改善環境質量,強化總量控制(能耗、碳排放和污染排放)和效率提升(能源效率和污染濃度)“雙控”制度,以大氣污染治理為重點,進一步發揮好節能、減排、降碳的協同效應。同時還將著眼于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完善碳排放交易、綠色發電調度、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場化機制。
上海將提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水平,實現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增長15%左右。
為了實現節能減排目標,2014年上海將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持續提高低碳綠色能源比重,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促進產業低碳綠色發展;同時研究制訂符合上海功能定位、嚴于國家要求的重點控制行業準入目錄,實施最嚴格的節能環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