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一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佳利達華麗轉身環保龍頭 踐行產業與環境平衡發展 技術為王、價格制勝瞄準污泥處理“大生意”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1-10  瀏覽次數:97
    核心提示:大塘工業園位于佛山市三水區大塘鎮。這個工業園可能并未廣為人知,但圍繞在它身上的光環卻異常耀眼,廣東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廣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中國無廢城市建設及固廢資源化利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大會
     
     

    大塘工業園位于佛山市三水區大塘鎮。這個工業園可能并未廣為人知,但圍繞在它身上的光環卻異常耀眼,廣東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廣東省循環經濟示范園區,讓這個經濟體量尚在發育中的工業園區“獨具特色”。

    佳利達紡織染有限公司位于該園區的興唐路上。乍看名字,很多人會想當然地認為它是一家紡織印染企業,但你能想象環保才是它的核心競爭力,甚至它就是大塘工業園的環保經營商,循環經濟引領者?

    污水處理、污泥處理、河涌治理,佳利達的環保版圖不斷擴展,其“大塘模式”更是逐漸走出大塘。2014年,佳利達將在廣東3個市縣布點建設污泥處理中心,拓展污泥無害化處理業務。肇慶將復制“大塘模式”,由佳利達擔任園區環保經營商。

    “沒有污染的產業,只有污染的理念。”佳利達紡織染有限公司董事長姚穎表示,環境保護與產業發展從來就不矛盾,環保產業正是二者融合的結果。

    從傳統紡企華麗轉身為環保龍頭,姚穎覺得,環保不只是一門生意,更是一項真正的公益。

    環保初體驗

    循環產業園的“環保經營商”

    在大塘污水處理廠廠房內的白色大機器旁,佳利達紡織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良軍拿著礦泉水瓶對準開關,水龍頭流出的水十分清澈,隨后他在筆者面前將礦泉水瓶中的水一飲而盡。誰能想象,這股清水“變身”前是園區內200多家企業排出的原本烏黑并散發著異味的工業污水。

    走進大塘工業園的污水處理廠,并沒有想象中難聞的氣味,反而在綠樹花草的裝扮下,帶著些公園的氛圍。就是這個140畝的污水處理廠,全面接納了大塘工業園區內所有紡織企業的工業廢水。張良軍告訴筆者,整個大塘工業園已有企業200多家,但每天的污水排放量不超過3.6萬噸。

    三水大塘工業園區有著廣東省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廣東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眾多榮耀,大塘鎮也已獲評國家級生態示范鎮,其工業園區循環經濟模式就在申報過程中讓其增色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集中污水處理、集中供熱,負責大塘工業園里的環保基礎設施的投資、管理和運營的不是當地政府,而是園區的一家紡織企業——佳利達。

    “廢水經中水回用工程深加工處理后,可回用于印染企業漂染工序,在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同時,實現了水資源的重復利用。”張良軍介紹,在經過中水回用系統之后,水體中所有的成分都將被過濾,可以直接飲用。“只是里面的礦物質沒有了,比純凈水還純凈。”

    有關中水回用的成本,他算了一筆賬,“臭氧處理1噸水的成本是5角到6角,反滲透處理則要花費1元到1.3元,加起來我們的處理成本目前略低于自來水的銷售價格。”

    此外,三水大塘70多家紡織企業全部通過熱電廠進行統一供熱。對于集中供熱帶來的好處,張良軍介紹說,從節能方面看,熱電廠采用的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相比一般小鍋爐,熱效率高20%。按現有規模計算,每日可節約燃煤近300噸,“用卡車要裝一個車隊。”

    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如何共融?大塘工業園的循環經濟模式就是一個成功的探索。環境容量是特定的,產業要發展就必須在特定的容量中不斷挖掘空間。也正是考慮到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二者的平衡,廣東開始試點排污權交易。大塘工業園或許是企業排污權交易探索的成功樣本。

    環保再探索

    技術為王、價格制勝瞄準污泥處理“大生意”

    在污水處理領域獲得成功后,姚穎開始了新的環保探索,他將目標瞄準了污泥處理。實際上,在環保業界,污泥處理一直被認為是大難題。污水處理不難,難的是污水處理之后剩下的污泥。可以說,將污泥處理好,污水處理才能真正地無后顧之憂。

    2013年11月,由佳利達負責運營的三水污泥集中處置中心成立,該中心日均污泥(含水率80%)處理能力480噸,有望徹底解決此前困擾三水的污水處理遺留問題。

    污泥處理難,難就難在降低含水率。“沒有經過處理的污泥,水分占據了絕大部分的體積。”張良軍告訴筆者,沉淀后的污泥含水率高達97%,這也就意味著100噸的類似污泥中依然含有97噸的水。

    “造紙廠、印染廠、污水處理廠所制造的污泥量是非常大的,但市場上很多企業對污泥的處理最多也只能達到50%到60%的含水,有的甚至含水高達80%到85%,主要的處理方式還是填埋,壓力可想而知。”姚穎介紹,廣東省一天的污泥就高達5萬噸,這5萬噸污泥處理如果依靠填埋,將造成巨大的環保風險。

    對于污泥處理,佳利達遵循的原則在于技術為王。“我們可以將污泥的含水率降至10%。”張良軍告訴筆者,100噸含水率97%的污泥在經過干化處理后將變為3.3噸10%含水率的污泥,質量減少30倍。

    除了從國外引進的先進技術,佳利達還依托已有的熱電廠,自主研發了污泥干化爐。“這可以說是我們的自主知識產權。”張良軍頗有些自豪地告訴筆者,對于60%至80%含水率的污泥,污泥干化爐只需5分鐘就能將其降至10%含水。不過張良軍也坦言,這都是交了學費的,光摸索完善干化系統,佳利達前后就花費近1000萬元。

    污泥干化之后的“干貨”如何處理?“每一公斤污泥的熱值是1500大卡,也就相當于250克煤。”張良軍告訴筆者,經過干化處理的污泥將按照一定比例與煤混合燃燒。根據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檢測數據,鍋爐煙氣中二噁英總毒性當量0.0048 TEQng/m3,遠低于《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的限值要求。“這個數值是歐洲排放標準的1/3,可以說遠遠低于國際標準。”張良軍說,焚燒不但變廢為寶,更重要的是杜絕了填埋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

    污泥處理價格高昂,一度困擾著許多企業。正因為“技術為王”,佳利達才有了價格制勝的底氣。通過技術探索,污泥處理的成本得到降低。“市面上有資質的污泥處理公司,處理1噸污泥的價格從300元到800元不等。”姚穎告訴筆者,佳利達的污泥處理價格將控制在300元/噸以內。

    環保新設想

    謀劃河涌治理重現“水秀風光”

    從污水處理到污泥處理,姚穎玩環保玩上癮了,佳利達的環保版圖也日益擴展。在姚穎看來,掘金環保無疑為企業帶來了事業的新藍海。

    如果說此前的污水處理、污泥處理讓佳利達成為了環保“新星”,那么,接下來姚穎的環保新設想將讓佳利達成為環保領域備受矚目的“巨星”,其所產生的效益也將不只是單純的經濟效益,還將更多地彰顯企業的社會效益。因為姚穎的環保新設想就是涉足河涌治理,讓污染的河流重現水秀風光。

    眾所周知,河涌治理一直是環保領域的老大難問題。據悉,2008年至2010年,廣州市治水兩年投入高達486億元。以東濠涌為例,作為珠江廣州段的主要河涌之一,東濠涌全長約5公里。亞運期間,廣州曾砸下10億元資金治理,采取了截污清淤、調水補水和水質凈化等措施綜合整治,最終使該河涌達到水環境功能區地表水Ⅴ類標準要求。但2013年5月,東濠涌再次被評為劣Ⅴ類,即水質極差。為此,廣州將再次投入12.8億元繼續治理東濠涌。在佛山,被譽為佛山人“母親河”的汾江河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陷入“污染-治理-污染”的拉鋸戰,至今已歷經五輪大整治,基本達到Ⅴ類水質,但部分斷面仍為重度污染的劣Ⅴ類水。

    “每年廣東就要花上百億的金額用來進行河涌治理,但效果并不明顯。”姚穎透露,佳利達目前計劃在三水區西南街道選取一條河涌作為試點進行治理,并在此基礎上對外延伸河涌治理網絡。

    一條5公里的河涌花費近10億元依然未能得到徹底整治,河涌治理的難度可想而知。姚穎卻相當自信,讓眾多Ⅴ類甚至劣Ⅴ類水達到Ⅳ類水標準并不是難事。何以有這樣的自信?“烏黑發臭的工業廢水,我們都可以讓它變得比純凈水還干凈,那么河涌水的治理自然也就不存在太多技術上的難題。”姚穎告訴筆者。

    河涌治理,姚穎的選擇可謂不走尋常路。他的治理方式另辟蹊徑:不找主干道,專挑支流。“主干道的河水本身自凈能力是比較強的,污染主要來自于各條支流,把這些支流治理好就不擔心水質不達標。”姚穎告訴筆者,支流類似毛細血管,將這些毛細血管凈化干凈,水質就將有極大提升,將試點的河涌治理也是基于這一理念。“倘若我能將這一類的支流治理達標,北江本身的水質就是達標的,根本就不用擔心其他問題。”姚穎告訴筆者,很多河流的污染都是在于支流水質不達標。

    目前,佳利達試點治理的河涌已經初步確定。不久之后,佳利達的環保觸角就將延伸至河涌治理領域。“讓污染的水變清,重現水秀風光。”姚穎如是表述自己對于河涌治理的期待。

    新動向

    1

    規劃先行為產業發展提供環保支撐“復制”大塘模式推廣循環經濟

    據悉,“十二五”期間,中國擬新增污水處理及相關投資額約4210億元,其中污泥處理和處置設施投資312億元。

    作為三水污泥集中處置中心運營商的佳利達公司,也從污泥處理中看到了“大生意”。據姚穎透露,佳利達2014年將在廣東3個市縣布點建設污泥處理中心,拓展污泥無害化處理業務。

    與此同時,循環經濟的模式也有望推廣,從而實現傳統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我們計劃在茂名復制大塘的循環經濟模式。”姚穎透露,目前正在建設污水處理廠、熱電廠,屆時佳利達將成為該工業園區的環保運營商。

    2

    企業股份制改革即將完成污泥處理將成佳利達上市亮點

    環保產業,讓佳利達發現了事業的新藍海。醞釀已久的上市計劃也在按計劃進行。

    姚穎介紹,目前公司正在進行股份制改革,預計2014年3月完成股改,在2014年底向證監會遞交材料,申請在上海主板上市。“污水處理廠、自來水廠、熱電廠是打包上市,上市后主推環保領域。目前污水處理、廢氣治理的太多了,但在污泥處理方面做得好的公司卻非常少。”姚穎介紹,污泥無害化處理將作為佳利達上市的亮點。

    “上市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新的發展平臺,為我們加速業務轉型和擴張提供資金支持。更重要的是,企業上市后公眾化持股,可以引入職業經理人,規范公司的經營管理,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姚穎如是評價上市對于佳利達的意義。

    ■數說

    對話佳利達紡織染有限公司董事長姚穎

    要發展就必須注重科技進步

    2011年至2012年,僅一年時間,佳利達的稅收就從2500萬元增長至5000萬元。2013年,佳利達的稅收再次攀升,突破6000萬元。

    ◎談人才

    員工買房企業給首付子女小學到初中學雜費全包

    筆者:從紡織行業到涉足環保領域并得到大發展,佳利達是如何獲取技術優勢的?

    姚穎:環保產業作為高新技術產業,要發展就必須注重科技進步。

    佳利達對于環保的技術投入是非常大的,可以說每年用在環保研發領域的資金就差不多一個億。我們不止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同時也主動與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華南理工大學環境工程學院等科研院所集中在廢水、廢氣、污泥、中水回用四個領域開展密切合作。

    同時,我們也很注重人才的作用。每年我們都要到全國知名院校招聘專業人才。只要能抽出時間,我都會親自去招聘現場。

    筆者:佳利達對于科技與人才如此重視,那么我們如何培養并留住員工?

    姚穎:給發展平臺、給物質保障,這是最重要的兩個部分。比如說我們之前去北京招聘回來的員工,其中有一個現在已經是污水處理廠的廠長。在佳利達,只要有本事就有發展空間。另外我們一開始給研究生開出的月薪就是1萬元。

    現在很多企業招人難,但是佳利達并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即使是普通員工的流動性也不大。員工如果想在本地安家,佳利達可以提供購房首付。我們企業員工的小孩從小學到初中的學雜費,佳利達也是全部負擔的。

    ◎談情結

    環保不單單是賺錢更是公益傳統產業也能干干凈凈賺錢

    筆者:從傳統的紡織企業到涉足環保產業,您如何看待這一轉變?

    姚穎:沒有污染的企業,只有污染的觀念,傳統企業也可以兼顧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我覺得,傳統產業與人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必須有發展的空間,循環經濟可以給傳統企業在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間找到平衡。

    之所以選擇環保領域,有兩個原因,一是商人的直覺讓我相信環保領域大有可為。再就是,環保不單單是賺錢,它不單創造經濟效益,也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可以說做環保是一種公益。我相信傳統產業也能夠干干凈凈把錢賺了。
     

    佳利達華麗轉身環保龍頭 踐行產業與環境平衡發展
    時間:2014-01-10  來源:南方日報作者:魏英 陳健昌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拉玛依市| 肃宁县| 郁南县| 潞西市| 紫金县| 扎兰屯市| 信宜市| 凉山| 赤峰市| 栖霞市| 双峰县| 汝城县| 绥阳县| 蒙自县| 阳春市| 合阳县| 柳江县| 年辖:市辖区| 乌拉特前旗| 鄂伦春自治旗| 沙雅县| 阳朔县| 乌审旗| 湟中县| 黄梅县| 沙河市| 信丰县| 富平县| 阿鲁科尔沁旗| 米脂县| 昆山市| 松滋市| 兴义市| 平陆县| 开化县| 绥芬河市| 安阳市| 郑州市| 虞城县| 靖西县| 邵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