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投資4400萬元,分兩年關閉港東聯合站污水外排口,這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程被評為天津市示范工程。”12月20日,大港油田采油一廠總工程師周華興說。
港東聯合站是大港油田唯一的天津市工業廢水外排“國控口”。按照國家二級廢水排放標準建站,后經多次技術改造,2010年港東聯合站污水外排升級改造后廢水COD排放濃度為60毫克/升之內,大大優于國家規定的150毫克/升標準。
作為環渤海灣陸上涉海油田,大港油田所處地理環境敏感。陸上勘探開發區域與南、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相連,海上區域涵蓋北至天津新港、南至河北黃驊的5米水深線內淺海海域。百里油田,水庫、鹽田、魚蝦池等隨處可見, 9條入海河流和3座大型水庫分布其間。自然環境承載能力脆弱。
大港油田是已開發50年的老油田,綜合含水率達到96%以上。如何消化這些污水,無疑是一道難題。大港油田規劃出清晰的治污路徑:關閉承載采油一廠與采油四廠污水的港東聯合站;采油二廠通過加大回注完全消化污水;在中部富水的采油六廠建設污水聯網及綜合利用工程,管道調配利用剩余的工業污水,即將采油六廠的剩余污水調往缺水的采油三廠補充地層能量;另一部分補充采油五廠工業用水。
屆時,大港油田所有采油廠工業污水實現二次利用,形成閉環;年減少采出水排放160多萬立方米。
據了解,近年來大港油田生活污水實現了集中處理,年處理量達350萬立方米,削減COD排放1000多噸,徹底解決了困擾油田多年的生活廢水問題。其中3萬立方米污水通過深度處理為中水,用做自備熱電廠的循環冷卻用水,在發展油田循環經濟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
在大港油田作業的承包商,均與大港油田簽訂HSE協議,并規定遠離處理系統的工業廢水要罐運到回收點集中處理,能夠進系統的全部進入系統處理,確保零污染、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