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遼陽市以生態市建設為主題,以改善民生為主線,鐵腕推進“碧水”和“藍天”兩大工程,努力打造水碧天藍空氣新的大美遼陽。
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
從2012年4月開始,遼陽市全面打響了太子河水污染治理工程“殲滅戰”,只用180天就圓滿完成了工程建設任務,創造了污水處理廠建設速度的奇跡。
市中心區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項目投資1.4億元,建成后出水水質達到一級A標準,目前運行狀況良好,大大降低了下游柳壕河的污染;針對遼陽市建設河東新城的發展戰略,投資6900萬元,新建了規模為日處理3萬噸的污水處理廠;鑒于遼陽縣和弓長嶺區污水處理廠不能滿足需要的情況,分別增加了1.5萬噸和3萬噸的二期工程;劉二堡鎮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1.5萬噸,鏵子鎮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0.5萬噸,西大窯鎮和柳河子鎮污水處理設施的處理能力分別為400噸和300噸。特別是河東新城污水截流干管的建成,結束了慶化生活區污水多年直排太子河的現狀,提高了污水處理廠的運行負荷率。
在建設污水處理廠的同時,遼陽市還在柳壕河和北沙河入太子河干流附近建設兩個濕地處理工程,對遼陽市城區、遼陽縣城區和燈塔市城區處理后的污水進行再處理,確保各支流河達到省考核標準。另外,根據遼陽市的產業結構特點,重點建設了5個企業污水處理項目,尤其是慶化公司15萬噸廢酸真空濃縮工程,總投資2.54億元,徹底解決了困擾當地70多年的硝基化合物污染問題。
以上18個水處理項目的建成,對遼陽生態環境建設意義重大。全市城市、新城、新市鎮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將達到每日39萬噸,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100%,太子河流域遼陽段將全面消滅劣Ⅴ類水體,太子河干流及最大支流湯河達到Ⅳ類水質。
出臺新型干法生產企業脫硝工程實施意見
今年,遼陽市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列入重點辦好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18項實事之一,確立了以鋼鐵、水泥行業聚集區治理為重點的七大“藍天工程”重點工作任務,共計223個項目。
目前,遼陽市七大熱源中心基本實現了城區全覆蓋,在全省率先形成了“一市(縣)一熱源”的供熱格局。同時,要完成64個加油站、60臺油灌車的油氣回收和3006臺出租車、574臺公交車的油改氣工程。今年7月底以前,新購入100臺新能源汽車投入運營并建設9個加氣站。
多年來,依托豐富礦產資源和獨特地理優勢,遼陽縣鋼鐵產業發展較快,在拉動地區經濟增長、促進就業的同時,也帶來了高能耗、高污染等亟待解決的問題。早在“十二五”之初,市、縣兩級政府就高度重視鋼鐵產業優化調整,提前實施了3戶鋼鐵企業改造升級,力爭2014年底前淘汰鋼鐵企業94家,淘汰落后產能885萬噸。屆時,全縣可使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的排放量分別下降71%、40%和33%。另外,2012年,遼陽市淘汰關停了遼陽縣茂元特鋼廠等13家企業,淘汰落后產能75萬噸。
為加快推進全市水泥生產企業脫硝工程建設,遼陽市出臺了《關于推進新型干法生產企業脫硝工程的實施意見》并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現場督查,推進脫硝工程實施。目前,水泥脫硝工程進展迅速,冀東水泥和富山水泥等多家企業的脫硝工程已經完成。今年底,全市8家、9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脫硝工程將全部建成并投入運行。
“藍天工程”完成后,遼陽市每年可實現二氧化硫減排4054噸,氮氧化物減排10353噸,粉塵減排42277噸,有機廢氣減排12635噸。此外,在遼寧省召開全運會的有利契機下,遼陽市全力確保全運會期間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于國家二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