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一泓碧水 擦亮生態底色
媒體:澎湃遼陽 2024-11-10 10:35
“目前,北沙河已經持續達到V類以上水質,實現了穩定達標。”11月7日,遼陽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科長禇良震高興地對記者說。
冬日的北沙河靜靜流淌,重現碧水清波,微風拂過,泛起層層漣漪,別有一番風韻,呈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
北沙河是太子河的一級支流。過去,像這種流域跨市的河流生態治理一直是個難題。現在,隨著上下游聯動機制的建立,沈陽、遼陽兩市通過北沙河生態修復工程,有效傳遞生態治理的接力棒,讓昔日劣V類的北沙河實現了水質根本改善。
北沙河流經本溪、撫順、沈陽、遼陽四個市,在燈塔市河洪堡附近匯入太子河。長期以來,北沙河的劣V類水質,困擾著沿線居民的生產生活。去年,遼陽市分別與沈陽市、鞍山市、本溪市簽訂了《渾河、太子河流域生態環境共治共管合作協議》,有效建立了上下游聯動治污機制。針對北沙河污染問題,在省生態環境廳統一安排下,沈陽、遼陽同步啟動了北沙河生態修復工程。
北沙河岸邊設置生態圍擋,下面是生態攔截溝,還設置碎石濾床,通過這三道屏障,把農田和河道隔離開,有效避免了農業面源污染。
禇良震說:“過去,農田與河流接壤,很容易造成污染。現在,通過這三個措施,可以防止農藥、化肥隨雨水流入河內,對水質造成污染。”
據了解,北沙河流域(燈塔段)生態修復工程總投資1.14億元。除對河道進行封閉、設置這種生態緩沖帶,還包括建設5個生態濕地、種植凈化水質的生態植物、建設信息管理系統、水質監測系統、視頻檢測系統等。目前,工程已經基本完工,并初步發揮了應有作用。
北沙河治理只是遼陽深入實施水環境治理的一個縮影。水環境方面,今年遼陽超額完成了國家、省考核任務。前三季度,全市國考斷面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達到87.5%,省考以上斷面年均值全部消除劣Ⅴ類水體,縣級以上水源保護區水質優良比例持續保持100%,水質改善幅度3.39%,排名全省第5位。
水是生存之本,生命之源。遼陽積極促進“人水和諧”,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全面落實河長制,落實好綜合治理、生態建設和監管責任,久久為功全力改善水環境質量。
加快推進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設,將工程治污作為水環境治理的關鍵一環,壓實責任,強化資金、人力保障,加快推進各項工程實施進度。
從支流整治到全流域截污,從穩定水質到提升水質,從恢復水生態系統到改善兩岸綠化環境,太子河流域治理已經成為遼陽的重點“生態工程、民生工程”。
近年來,遼陽市已累計投入近9億資金,對太子河流域遼陽境內“一干五支”流域生態環境展開綜合治理行動,重點對北沙河、運糧河、南沙河、柳壕河等9條重污染河流進行治理,河道水質明顯改善。
同時,遼陽進一步強化管理措施,充分發揮各級“河長”巡河、看河、護河作用,高質量開展河湖“清四亂”和河道垃圾清理工作,規范河道采砂管理。加快推進美麗河湖建設,在強化工業園區污水治理的同時嚴格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監管。
對城市建成區內的黑臭水體開展排查整治,進一步強化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探索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的技術路徑和監管方式,推動城鎮生活污水收集和管網建設、雨污分流改造,促進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
嚴守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底線,抓好水源地監管,實施好水功能區規劃,推進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有序推進禁限養區內養殖場戶搬遷關閉。加大水源地環境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確保萬無一失。
原標題:《守護一泓碧水 擦亮生態底色》
守護一泓碧水 擦亮生態底色
“目前,北沙河已經持續達到V類以上水質,實現了穩定達標。”11月7日,遼陽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科長禇良震高興地對記者說。
冬日的北沙河靜靜流淌,重現碧水清波,微風拂過,泛起層層漣漪,別有一番風韻,呈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

北沙河是太子河的一級支流。過去,像這種流域跨市的河流生態治理一直是個難題。現在,隨著上下游聯動機制的建立,沈陽、遼陽兩市通過北沙河生態修復工程,有效傳遞生態治理的接力棒,讓昔日劣V類的北沙河實現了水質根本改善。
北沙河流經本溪、撫順、沈陽、遼陽四個市,在燈塔市河洪堡附近匯入太子河。長期以來,北沙河的劣V類水質,困擾著沿線居民的生產生活。去年,遼陽市分別與沈陽市、鞍山市、本溪市簽訂了《渾河、太子河流域生態環境共治共管合作協議》,有效建立了上下游聯動治污機制。針對北沙河污染問題,在省生態環境廳統一安排下,沈陽、遼陽同步啟動了北沙河生態修復工程。
北沙河岸邊設置生態圍擋,下面是生態攔截溝,還設置碎石濾床,通過這三道屏障,把農田和河道隔離開,有效避免了農業面源污染。
禇良震說:“過去,農田與河流接壤,很容易造成污染。現在,通過這三個措施,可以防止農藥、化肥隨雨水流入河內,對水質造成污染。”
據了解,北沙河流域(燈塔段)生態修復工程總投資1.14億元。除對河道進行封閉、設置這種生態緩沖帶,還包括建設5個生態濕地、種植凈化水質的生態植物、建設信息管理系統、水質監測系統、視頻檢測系統等。目前,工程已經基本完工,并初步發揮了應有作用。
北沙河治理只是遼陽深入實施水環境治理的一個縮影。水環境方面,今年遼陽超額完成了國家、省考核任務。前三季度,全市國考斷面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達到87.5%,省考以上斷面年均值全部消除劣Ⅴ類水體,縣級以上水源保護區水質優良比例持續保持100%,水質改善幅度3.39%,排名全省第5位。
水是生存之本,生命之源。遼陽積極促進“人水和諧”,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全面落實河長制,落實好綜合治理、生態建設和監管責任,久久為功全力改善水環境質量。
加快推進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設,將工程治污作為水環境治理的關鍵一環,壓實責任,強化資金、人力保障,加快推進各項工程實施進度。
從支流整治到全流域截污,從穩定水質到提升水質,從恢復水生態系統到改善兩岸綠化環境,太子河流域治理已經成為遼陽的重點“生態工程、民生工程”。
近年來,遼陽市已累計投入近9億資金,對太子河流域遼陽境內“一干五支”流域生態環境展開綜合治理行動,重點對北沙河、運糧河、南沙河、柳壕河等9條重污染河流進行治理,河道水質明顯改善。
同時,遼陽進一步強化管理措施,充分發揮各級“河長”巡河、看河、護河作用,高質量開展河湖“清四亂”和河道垃圾清理工作,規范河道采砂管理。加快推進美麗河湖建設,在強化工業園區污水治理的同時嚴格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監管。
對城市建成區內的黑臭水體開展排查整治,進一步強化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探索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的技術路徑和監管方式,推動城鎮生活污水收集和管網建設、雨污分流改造,促進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
嚴守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底線,抓好水源地監管,實施好水功能區規劃,推進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有序推進禁限養區內養殖場戶搬遷關閉。加大水源地環境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確保萬無一失。
原標題:《守護一泓碧水 擦亮生態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