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區九龍污水處理廠是國家南水北調動線治污配套工程,收集范圍為九龍鎮鎮區和周邊村莊的生活污水、以及經過預處理達到接管標準的工業廢水,服務面積達到10平方公里,設計總規模每天的處理量達到2萬噸,然而,目前的日處理量只有5千噸。企業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設計的是一萬噸,現在是5千噸。根據預測的,今后幾年管網建設的速度,這一期容納不了了,建二期。”
據了解,2004年以來,泰州市區先后建成了6家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建成規模為每天16.5萬噸,實際處理污水平均每天8萬噸,原因在于污水管網沒有同步達到全覆蓋,目前,這六家污水處理廠都處于“吃不飽”的狀態,有的日處理量達不到設計時的一半。
據環保驗收的標準,目前泰州市區的這六家污水處理廠的出廠水質都能達到一級A標準,這樣的水質,不僅清澈透明、聞上去沒有任何異味,而且有效地去除大腸桿菌等有害病菌,可以用于道路噴灑、景觀用水、洗車沖廁、輔助生產,符合國家排放標準。但是,泰州市區一些河道的水環境還是出現了嚴重的污染。泰州市住建局紀委書記葛銀余向記者道出了原因:“老城區雨污合流現象較為普遍,河道污染狀況改善困難,市區老城區管網系統多為雨污合流制,雨污水同時排入雨水管網;海陵區的污水管網建設有待加大投入,加快進度。目前,海陵區建有兩座污水處理廠,建成已經多年,但是管網建設滯后,目前,市區的西部、北部地區,金鷹商圈地段等大部分區域污水管網建設還處于空白,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對周邊水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如何讓現有的污水污水處理設施能夠“吃的飽”,真正發揮其污水集中收集處理、集中排放的功能呢?葛銀余表示,下一步,市住建部門將重點加大污水管網建設、污水收集排放、排水監管等方面工作的建設進度:“在城區分期分批實施污水管網鋪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今年計劃實施的40公里污水管網,高新區計劃實施污水管網20公里,海陵區計劃實施10公里,高港區計劃實施5公里,這是年初下達的硬任務,(年底)要達到50公里,力爭達到66公里。”
據了解,目前泰州市區正在大力實施鳳城河污水管網全覆蓋工程,春蘭工業園區污水管網鋪設和泵站的建設也在加緊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