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環境分析(四)
(五)市政設計行業分析
1.當前,市政行業處于發展周期的上升階段,城市基礎設施投入保持增長態勢。
市政行業的發展周期與國家的城鎮化和基礎設施建設進程息息相關。與其他行業相比,市政行業的周期性較弱,且時間跨度很長。從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增長率方面來看,增長率自2006年起逐步提高。截止到2010年,全國城鎮化率為49.68%,與發達國家近75%的城鎮化水平相比,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當前我國城鎮化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而且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為我國市政行業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2.近年來,市政公用設施每個投資細分領域投資額均在增長,道路和橋梁建設仍然是投資的主要流向,城市軌道交通業投資規模高速增長,城鎮污水處理仍存在較大缺口,風景園林具備很大的市場前景。
2008年,城市道路橋梁投資3584.1億元,占全部投資額的46.6%,是市政行業內投資額最高的領域。城市道路橋梁的投資額自2002年起,一直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伴隨著城市機動車數量的迅速增加,城市道路橋梁的投資額還會進一步增加。雖然市政道橋業務發展已經較為成熟,未來國家及各地政府對道橋的投資規模將逐步趨減,但是城市道路橋梁建設,特別是在一些中小型城市,仍然為市政行業投資的主體,所占投資比重很大,短期內仍有較大的市場。
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和園林綠化總的投資額呈現周期性波動,但從2006年開始,基本呈現穩步上升的勢頭。截至2010年底,全國設市城市、縣累計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2832座,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25億立方米/日,較2009年底增加處理能力約1900萬立方米/日。城市排水和污水處理業發展迅速,污水處理正慢慢成為城市水務行業中增長最快、需求量最大的環節,但仍有很大的缺口。2010年,全國廢水排放總量為617.3億噸,比上年增加4.7%。其中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379.8,占廢水排放總量的61.5%,同比增長3.8%。近幾年生活污水排放量則一直在上漲,且在全國廢水排放總量中所占比例也在逐年增加。2011年3月,國家發改委公布了2011年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0%的目標。污水處理,尤其是生活污水處理仍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
2010年,我國城市公共交通行業投資額由2009年的2034.1億元增長至2360.7億元,同比增長16.1%,增長率有所下降,但仍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在市政行業內各領域的投資額僅次于道路橋梁。從子行業的投資結構來看,軌道交通是我國城市公共交通業投資的主要領域,2009年占城市公共交通業總投資額的71.1%,且呈逐年遞增的態勢。
風景園林工程市場近幾年在全國范圍內發展迅速,各地風景園林項目不斷開建,一方面得益于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國家一直以來有利于促進風景園林工程市場發展的政策。在城鎮化發展初期,是基礎建設為主的階段,園林綠化等配套投資占比較小,而在城市加速發展的中后期,城市建設轉向精細化,園林綠化等配套投資占比逐漸提升。“十一五”期間,政府園林綠化投資額度從2006年的429億元增長到2009的914.9億元,4年間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8.7%。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政府對市政工程的投資力度加大,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休閑度假產業的蓬勃興起,我國園林綠化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3.東中西部地區城鎮化進程不一,市政市場差異明顯。
我國城鎮化已度過初期階段,對于城鎮化率較高的東部沿海城市而言,市政建設正在從大規模的粗放城市基礎建設模式轉向精細化,而中西部城鎮化率較低,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仍存在較大缺口,有較大發展潛力。
4.節能環保的發展方針為市政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民間資本的增加為市政行業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
我國已經把節約能源、優化能源結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作為發展的基本方針。作為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載體的市政行業,將在這一方針的指引下,通過大力發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進行技術創新,利用節能技術,促進市政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隨著更多更高環保標準的提出,也將帶來新的市場。城市建設水平與標準的提高,必然對市政工程提出高標準要求:道橋建設更加注重景觀要素;污水、污泥處理的一體化、循環式,更加注重環保;城市綜合交通樞紐的需求增多等。
我國出臺的一系列關于投融資改革的制度、政策,為社會資本進入市政行業清除了障礙。特別是市政行業特許經營制度的確立,為市政行業整體產權轉讓以及BOT等項目形式鋪平了道路,促使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的良性轉讓。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投資方能夠接受的業務模式將越來越豐富,對提供服務的品質要求也將越來越高。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有利于吸收更多社會投資,對于競爭能力較強的市政設計企業來講,意味著更多的市場機會。
5.市場競爭程度加劇,跨區域、跨行業發展成為行業普遍趨勢。
以往的市政設計市場,存在較高的壁壘,在資質和專業技術、人才以及資本方面均有較高要求。近幾年,隨著市場競爭與整合的加劇,跨區域、跨行業發展成為了市政行業的普遍趨勢。2006年~2010年,市政設計行業企業數量呈現遞減的趨式。而隨著一部分其他行業市場的周期性調整,必然會有更多實力雄厚的大型設計院進入市政設計市場,加大市場競爭程度,其中大型鐵路設計院以及部分有實力的工業設計院將會對傳統市政院造成最大的沖擊,另外外資公司憑借其獨特的方案和理念具備許多優勢,也會對市政設計市場帶來不小的影響。(未完待續)
來源: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