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搖身一變成“煤炭” 實現印染污泥無害化處理
|
|
|
|
600噸含水率80%的污泥漿水,經過預處理,再輸送到滾動式設備,變成了不到200噸的粉末狀干泥,而且還可以當煤炭燒。昨天,在位于濱海工業區的紹興水處理公司污泥干化操作間,記者目睹了印染污泥從濕到干、變廢為寶的全過程。 “印染污泥無害化、資源化成套技術及裝備研發項目的實施,徹底解決了污泥無害化處理。”當天上午,來自復旦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侯惠奇教授在該項目驗收評審會上說。 “濕污泥搖身一變成了可燃燒的‘煤炭’,這得益于采用了深度脫水工藝,脫水后含水率在50%以內,滿足污泥焚燒所用。”項目研發方杭州國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該技術不但解決了企業堆積成山的污泥,而且干泥能當煤炭用,每噸處理成本控制在100元以下。經測試,1噸印染污泥產生的熱值1200大卡左右,相當于五分之一噸標煤所產生的熱值。 當前,每萬噸印染廢水中含污泥6至7噸,依靠填埋方法處理,既浪費土地資源,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成了印染產業發展的瓶頸。為此,2011年年初我縣為破解印染污泥“二次污染”問題,推出印染污泥無害化、資源化成套技術及裝備研發項目作為縣重大科技攻關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