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歐盟達成15%稅率關稅協議,歐盟將購買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歐盟高官對該協議表示強烈不滿
當地時間7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已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對歐盟輸美商品征收15%的關稅。
特朗普表示,歐盟將比此前增加對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歐盟將購買美國軍事裝備,并將購買價值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特朗普表示,有關鋼鐵和鋁的關稅將保持現狀,能源是這份協議的關鍵部分,協議將有利于汽車行業,對農業也將產生重大影響,美國將在芯片領域投入大量精力,英國首相對這份協議感到高興。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美國將在兩周之內確定有關芯片的關稅政策。
特朗普表示,美國正在考慮與其他三到四個國家達成協議,大多數協議都將涉及確定的關稅,美國會對其他國家保持低關稅,各國會在未來一周收到澄清或確認函,確認關稅函將于8月1日前發出。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與美國雙方同意實行統一的15%關稅稅率,包括汽車在內的各類商品將適用該關稅標準。馮德萊恩稱,這些與美國的貿易協議將為市場帶來穩定性。
馮德萊恩:
15%稅率是歐委會能夠達成的最佳結果
當地時間27日,在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歐盟美國達成重大貿易協議后,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對外解釋其在對美貿易談判中的部分決定。
馮德萊恩稱,歐盟目前仍然過度依賴俄羅斯液化天然氣,因此,從美國進口更多價格可承受的液化天然氣是非常受歡迎的。
在關稅安排方面,馮德萊恩確認,協議中對汽車行業的關稅統一定為15%。她表示,在當前形勢下,15%的關稅水平是歐委會能夠達成的最佳結果。
此外,她還證實,歐盟與美國在醫藥行業也達成一致,將實施15%的統一關稅稅率。馮恩萊恩承認,歐盟與美國尚未就烈酒領域做出決定,當天簽署的貿易協定框架的細節將在未來幾周內公布。
美商務部長:
歐盟將開放其20萬億美元的市場
當地時間7月27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其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啟了世界最大經濟體之一的大門,歐盟將開放其20萬億美元的市場,并首次完全接受美國的汽車和工業標準。
此外,歐盟還將從美國購買7500億美元的能源產品,并在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美國對歐盟輸美產品的關稅將全部設定為15%。
歐盟高官:
美歐貿易協議嚴重失衡并損害歐洲利益
當地時間27日,在美歐雙方宣布達成新的貿易協議后,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對該協議表示強烈不滿,直言其既不令人滿意,也不符合歐洲的根本利益。
朗格指出,這是一項帶有偏見的協議。他認為,盡管15%的統一稅率在某種程度上帶來貿易關系的可預期性和法律上的安全保障,但整體而言,這一協議遠未達成平衡,甚至可能對歐洲造成長期傷害。朗格表示,歐委會對美國做出額外的6000億美元投資承諾,以及大規模采購美國軍事技術,不利于歐洲本土就業和產業發展。
朗格進一步批評說,該協議不僅削弱歐盟的經濟實力,也與特朗普政府以關稅“勒索”日本等國的做法如出一轍。
朗格強調,該協議不是互利共贏的貿易合作,而是單方面讓步。他還指出,美國財政部長當天宣布,新增關稅已為美方帶來27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朗格說,美國的真正意圖是借助關稅創收,此次談判結果難稱是歐盟利益的勝利,更不是一項值得稱道的外交成就。
關稅依然很高
芬蘭外貿和發展部長稱歐美貿易協議不值得慶祝
就歐盟和美國最新達成的貿易協議,芬蘭外貿和發展部長維勒·塔維奧當地時間27日表示,該協議雖然平息了局勢,但卻沒有帶來任何高興的理由,關稅水平依然很高。“從長遠來看,這可能不是一個非常可持續的協議,但我們拭目以待。”
塔維奧表示,他期待歐盟委員會提供有關該協議內容以及歐盟成員國對此想法的詳細信息。塔維奧稱,由于特朗普政府發起的關稅談判,全球貿易政策變得相當緊張,全球貿易變得不穩定。
德國商界批評歐美貿易框架協議
當地時間27日歐盟與美國就雙方貿易問題達成框架協議。根據協議,美國將對大部分歐盟進口產品征收15%的統一關稅。對此,德國經濟界批評聲音四起。
據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計算, 15%的普遍關稅以及更高的鋼鐵和鋁關稅將導致德國GDP在一年內下降0.15%,相當于減少65億歐元,而歐盟整體GDP將下降0.1%。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貿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利安·辛茨尖銳指出,將關稅降至15%的協議是“一筆糟糕的交易,與特朗普政府30%的關稅威脅相差無幾”。他強調:“為此不惜破壞基于規則的全球貿易體系,我認為是重大戰略失誤。”
辛茨進一步警告,即便15%的協議也將“以損害世貿組織權威為代價,從長遠看無疑是錯誤方向”。他建議歐盟應當聯合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和韓國等理念相近國家組建聯盟,而非被美國各個擊破。“這樣我們才能在華盛頓獲得重要籌碼”,從而有效制衡關稅威脅。
德國商界的初步反應中也未見絲毫欣慰。“這份協議是個痛苦的妥協”,德國批發、外貿與服務聯合會(BGA)主席迪爾克·揚杜拉表示,“每一個百分點的關稅都嫌太多。這種關稅加征對我們許多商戶構成生存威脅。”他稱這是“對外貿的沉重打擊”。
德國工業聯合會(BDI)執行委員會成員沃爾夫岡·尼德馬克指出:“該協定是個不充分的折中方案,給大西洋兩岸緊密交織的經濟體發出了危險信號。”歐盟為與美國達成協議,不得不承受高額關稅的代價。畢竟即便是15%的關稅稅率,也將對出口導向的德國工業造成巨大負面影響。
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VDMA)首席經濟學家約翰內斯·格南特指出:“15%的美國關稅將明顯削弱德國機械與設備制造的競爭力,特別是那些與美國供應商直接競爭的企業。”該協會調查顯示,在10%關稅稅率下,已有43%的企業認為其競爭力會受到“強烈”或“非常強烈”影響。格南特警告稱:“15%的關稅顯然已進入危險區間。”
德國《商報》在一篇題為《歐洲在關稅爭端中向特朗普屈服——代價高昂》的評論文章中認為,“西方兩大經濟體集團之間的貿易往來將變得更加困難且成本更高。無論短期還是長期,這都將損害歐美雙方的利益。馮德萊恩曾提到跨大西洋關系需要進行必要的重新平衡。如今這種調整已成現實,而天平明顯向不利于歐洲的方向傾斜。”
美官員稱特朗普有權
在其他國家未履行投資承諾時
恢復更高關稅水平
當地時間7月27日,美國高級政府官員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有權在其他國家未履行投資承諾時恢復更高關稅水平。
該官員表示,歐盟希望繼續就鋼鐵和鋁關稅問題與美國進行討論。美國與歐盟達成的協議規定,適用關稅將取“最惠國稅率”或15%中的較高者。
這名官員透露,美國針對飛機的關稅調查仍在進行中,目前暫不征收關稅,預計最終可能也不會加征,需等待調查結果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