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不斷增強,工業綠色低碳發展亮眼 時間:2025-07-19 11:46:08 來源:中國環境 作者:中環報記者呂望舒 “今年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事業發展態勢良好,新型工業化加快推進,企業創新活力不斷釋放,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呈現出‘向穩、向新、向優’的特點,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在國新辦7月1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2025年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 當前,雖然外部環境的復雜性、不確定性有所增加,但我國各項支持政策正在持續發力,各項改革舉措加快推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不斷增強,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其中,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持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高端產業不斷發展。上半年,規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拉動全部規上工業增長3.4個百分點,占全部規上工業的35.5%,較去年提高了0.9個百分點。 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成效顯著 今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經濟運行平穩,主要經濟指標總量和增速穩步提升。數據顯示,上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在一季度良好開局的基礎上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5.7%,基本保持穩定。 在此基礎上,我國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成績單也非常亮眼,國家層面綠色工廠產值占制造業總產值超過20%,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也在持續下降。各行各業也都交出了綠色成績單。例如,裝備制造業實施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行動,印發綠色航空和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綱要。紡織服裝行業綠色升級改造和數字化能碳管理水平不斷提升,行業平均碳排放強度降幅超過14%,行業節能降碳力度持續加大。傳統產業中加快氫能應用,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煉化等行業把清潔低碳氫應用作為重點,加快推動實現規模化突破。 產融合作也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的重要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與人民銀行等部門加強政策協同,引導更多金融資源用于支持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中小微企業。今年上半年,增加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3000億元,針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出了綠色工廠貸、工信數轉貸等產品,累計支持企業融資超過1500億元。 “當前,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成效顯著,綠色發展新動能持續培育。下一步,我們將在鞏固基礎、提升質量、培育動能、優化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在著力提高發展質量方面,推進綠色低碳標準體系建設,加快動力電池等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夯實綠色化發展基礎。”謝少鋒表示。 深挖傳統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潛力 傳統產業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點,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綠色底色”成為產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強調要推進傳統產業的深度綠色轉型,結合大規模設備更新等政策實施,積極應用先進裝備和工藝,加快重點行業綠色改造升級。 為落實《行動方案》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把傳統產業深度綠色轉型作為首要任務,聚焦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4個重點行業,從原料、用能、工藝、產品4個方面發力,深挖傳統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潛力,推動傳統產業的“擴綠增效”。 “在擴大綠色原料使用方面,重點是提高廢鋼鐵、廢銅、廢鋁等再生資源在原料中的比重。力爭到2027年,將比重分別提高到22%、30%、25%。使用再生資源作為原料,相比原生礦產資源,具有顯著的節能降碳優勢。比如,廢鋁再生能耗僅為原生鋁生產的5%—8%,溫室氣體排放僅為原生鋁的5%左右。”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說。 除此之外,加快傳統產業具有革新性工藝的攻關,從根本上解決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瓶頸是擴大綠色工藝應用方面的重點。例如,鋼鐵綠氫冶金、近零碳排放電爐流程煉鋼工藝,電解鋁無炭陽極技術,石化化工行業智能連續化微反應、綠色合成技術,建材大型窯爐氫能煅燒、電能煅燒工藝等的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將把為經濟社會各領域提供綠色低碳效果明顯的新材料、新產品作為擴大綠色產品供給方面的重點,包括在建材行業推廣節能玻璃、新型保溫材料、新型墻體材料等,在石化化工行業推廣水性涂料、油墨、膠粘劑等。 推動有色金屬工業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有色金屬戰略價值突出、應用領域廣泛,是提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競爭力的關鍵材料。今年以來,工信部聯合多部門陸續印發了銅、鋁、黃金等產業高質量發展系列文件,推動有色金屬工業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有色金屬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較工業平均增加值增速高出1.2個百分點;十種常用的有色金屬產量4031.9萬噸,同比增長2.9%;1—5月,有色金屬行業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5.9%、16.9%。 “有色金屬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一方面是高端材料不斷突破。超薄鈦材、部分高純靶材等高端材料取得突破并實現了產業化應用,對新能源、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鏈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另一方面,有色金屬產業的綠色低碳水平也在大幅提升。”陶青表示。 當前,我國金屬行業的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生產設備數字化率較2020年底分別提高了20%、10%。已經培育了9家卓越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數字化轉型進程加快。而在行業的綠色發展方面,國際先進的500千安培以上鋁電解槽產能占比超過40%,電解鋁綜合交流電耗較世界平均水平低700千瓦時,95%以上的銅、鉛、鋅冶煉產能也采用了綠色低碳生產工藝。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落實銅、鋁、黃金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印發實施新一輪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在促轉型方面,鼓勵有色金屬新材料、綠色低碳工藝技術創新,建設一批綠色礦山、綠色工廠和綠色工業園區,培育數字化轉型典型場景、標桿工廠和標桿企業,部署建設有色金屬行業大模型,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與行業深度融合。”陶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