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鋼城煤都”到“山水之城”!邯鄲走出重工業城市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時間:2025-07-03 來源:中國環境APP 作者:張銘賢 蒿文祥
“滏陽河水彎又彎,彎彎曲曲繞邯鄲,映出響堂景色秀,映出叢臺好容顏。”盛夏時節,漫步在河北省邯鄲市滏陽河畔,清澈的河水倒映著藍天白云,兩岸綠樹成蔭。誰能想到,這座曾以“鋼城煤都”聞名全國的重工業城市,如今正以嶄新的生態容顏驚艷世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邯鄲市深刻把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走出了一條重工業城市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治污染、優生態,扮美扮靚“綠水青山”
邯鄲作為擁有八千年文明史、三千年建城史的城市,“霾是故鄉濃”的戲謔一度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黨的十八大以來,邯鄲市積極應對歷史發展形成的產業結構重、環境壓力大、資源約束強等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所面臨的壓力,在治理污染、修復生態中加快營造良好人居環境,奮力譜寫高水平保護助推高質量發展的邯鄲篇章。”邯鄲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清龍介紹,邯鄲市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重中之重,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系統推進生態環境治理修復,擦亮“綠水青山”的自然底色。
近年來,邯鄲市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根據產業結構特點和污染物排放特征,統籌實施一系列治本攻堅措施,累計壓減煉鐵產能2033萬噸、煉鋼產能1812.6萬噸,完成清潔取暖改造145萬戶。率先開展鋼鐵行業一氧化碳治理技術攻關,排放濃度達到2800毫克/立方米以下,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從“一城煤灰半城土”到“藍天白云常相伴”,邯鄲市環境空氣質量明顯好轉。2024年,邯鄲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比2013年下降66.2%、PM2.5濃度下降66.6%、優良天增加3.59倍,全國排名從最差時長期倒數5名以內,實現歷史性退出“倒20”。2025年以來穩定保持全國后50名以外,徹底甩掉了大氣污染較重城市“黑帽子”。
一手抓治污減排,一手抓生態擴容,邯鄲市不斷優化城市空間格局,系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保護修復。
“近年來,河鋼集團邯鋼公司老廠區、國電邯鄲熱電廠等企業退城搬遷,完成98.7%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總體治理面積約2.1萬畝,恢復可耕種土地近5000畝。”邯鄲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張海峰介紹,此外,邯鄲市持續開展國土綠化行動,積極開展美麗河湖保護和建設,持續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邯鄲市復興區被評為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武安工業園區、復興經濟開發區成為全國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園區。
穿城而過的滏陽河作為邯鄲市的母親河,經過系統治理煥發新生,呈現出水清岸綠、水鳥翔集的生態美景。監測數據顯示,邯鄲市地表水環境質量實現跨越式提升,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從2016年的20%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100%。邯鄲市累計創建3個國家濕地公園,相繼被評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綠色生態成為城市最亮麗的底色。
轉動能、促發展,做強做大“金山銀山”
在“兩山”理念的指引下,邯鄲市重新審視和思考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辯證關系。產業結構重、發展層次低、生態本底差是邯鄲市發展面臨的現實挑戰,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恰恰孕育著綠色生產力的增量空間。
邯鄲市堅持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相結合,提升質量和做大總量相協調,大刀闊斧“破”、精心謀劃“立”,將生態環境約束轉化為高質量發展變量,推動經濟發展實現綠色轉型。
傳統產業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推進綠色轉型。邯鄲市加快推動鋼鐵、焦化、水泥、火電等傳統產業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發展,在產鋼鐵企業環?冃窟_到A級水平,能耗下降幅度超過40%,污染排放下降70%以上,品種鋼占比達到50%。
積極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邯鄲市以現代化鋼鐵、新材料、文化旅游等九大產業為主攻方向,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出國內最大單體水電解制氫裝備,成功制備5N級超純鐵、高純生鐵類材料,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品目錄。
做強做優“金山銀山”,通過系統推進動能轉換,綠色產業體系成為邯鄲市高質量發展的支撐點。2024年,邯鄲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704.3億元、增速6.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增速為河北省第一;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9.6:39.6:50.8,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首次過半;全年接待游客1.03億人(次),同比增長20.9%,居河北省首位。
抓改革、謀創新,積極貢獻“邯鄲經驗”
近年來,邯鄲市生態環境局堅持發揮深化改革的牽引作用,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著力破解生態環境保護中的結構性、根源性問題,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邯鄲市首創企業綠色賬戶服務模式,通過綠色資產和綠色績效兩個指標,對企業綠色行為進行量化評估,對企業綠色發展水平精準‘畫像’。目前,邯鄲市已創建鋼鐵、焦化、碳素3個重點行業57家企業綠色賬戶,評估企業‘綠色資產’111.8億元。”邯鄲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潘正道介紹,在建立企業綠色賬戶基礎上,邯鄲市鼓勵銀行金融機構參考綠色賬戶、ESG評價結果,落實綠色信貸政策,累計向企業發放綠色貸款超100億元,讓綠色低碳發展的企業享受到“真金白銀”的實惠。
2024年,邯鄲市綠色金融保持了快速發展態勢,全市綠色貸款余額同比增長42.5%,居河北省第一位,連續11個季度保持40%以上的高增速。同時,河鋼集團邯鋼公司、河北太行鋼鐵集團獲得轉型融資42.72億元,成功推動全省首批轉型融資在邯鄲落地,推動傳統鋼鐵產業綠色轉型發展。
在建立綠色賬戶機制的基礎上,邯鄲市還積極開展ESG評價和產品碳足跡核算工作,進一步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水平。2024年,邯鄲市堅持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原則,試點完成30家大型國企、上市公司ESG評價并精準幫扶提升。此外,邯鄲市在全國率先發布鋼鐵產品碳足跡核算地方標準,完成17家鋼鐵企業碳足跡核算。
從“鋼城煤都”到“山水之城”,邯鄲市用實踐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下一步,邯鄲市將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厚植綠色低碳發展支撐力,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