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來縣借“碩果”召開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項目現場觀摩會
時間:2025-07-01 10:03:06 來源:中國環境 作者:劉振東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發展底色。90%以上水域地處河北省懷來縣的新中國第一座大型水庫——官廳水庫,因為啟動了71年來庫底淤泥清淤試點,與恩典之路環?萍技瘓F開啟一場“蝶變”之旅……
大山深處,山路蜿蜒,當地鷹窩溝村通往鹿家坡3.4公里的道路上一派繁忙景象,利用恩典之路環保凝固劑與北京建筑垃圾為主要原料的施工現場有條不紊進行,繼在內蒙古、新疆等高寒地區,和遼寧、山東、河北、云南等多個省市,采用各種不同大宗固廢變廢為寶修筑各種不同道路,用固廢100%完全替代了砂石。懷來縣這條道路K0+000-K1+223段基層99.8%的官廳水庫淤泥、0.2%的環保凝固劑、K1+223-K3+434段采用北京建筑垃圾80.8%、水泥10%、粉煤灰9%、凝固劑0.2%的配比,3月20日進場施工,3月24日回彈儀抗壓強度基層達到9兆帕以上、面層超過30兆帕,比傳統砂石水泥道路建設工期縮短了20天以上。這條路的修建,彰顯的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重要論述在懷來大地上最深刻的實踐,也重塑了懷來生態之城新榮光的轉型發展“密碼”。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和“重點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部署,懷來縣與恩典之路環保科技集團深度合作,引進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核心技術“恩典之路專利環保凝固劑”落地生產,和“國際專利連續性攪拌系統”“智能固廢制磚生產線”等綠色建材深加工生產線。
6月28日,主題為“賦能京津冀經濟綠色轉型,攜手打造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工程”的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項目現場觀摩會在懷來召開,由河北省懷來縣人民政府、恩典之路環?萍技瘓F有限公司、中關村國聯綠色產業服務創新聯盟聯合主辦的此次活動,是大宗固廢資源化利用最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大會上,恩典之路環?萍技瘓F分享了新質生產力暨大宗固廢“疑難雜癥”一體化處置方案,為全國提供了可復制的環保低碳和循環發展實踐樣本。
懷來縣人民政府縣長王學東在現場致辭中指出:“首都‘兩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等重大國家戰略在懷來交匯疊加。我們堅持以大開放融入大戰略,確立‘生態第一、數字引領、承接北京、協同發展’的規劃部署,深度謀劃通道互聯、籌劃樞紐互通、規劃路網互補,全面融入首都‘一小時’經濟圈,加速懷來從‘內陸腹地’向‘開放高地’轉變,全力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創新鏈、制造鏈、服務鏈協同落地。”
相關負責同志等嘉賓出席觀摩會現場并發言
中國商聯智庫高級專家、農業農村部原黨組成員總經濟師畢美家表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資源、環境、生態問題凸顯,大宗固廢大量堆積帶來一系列挑戰。實現固廢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是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迫切需求。懷來縣響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號召,啟動與恩典之路集團合作的項目意義重大,不僅是落實國家戰略,更是探索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新路徑的有益嘗試,懷來憑借獨特資源和區位優勢開啟綠色發展新篇章,肩負著推動區域經濟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的使命。
國務院參事室原副主任、原國家建材局副局長蔣明麟強調,今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謀劃關鍵之年,對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業至關重要。要分析現狀、肯定成績、看到問題,加強對行業未來趨勢的判斷,未雨綢繆,扎實推進產業發展。
原武警森林指揮部政治部副主任、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安全應急產業分會副秘書長崔永安,宣讀了中紀委駐原建設部紀檢組組長、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會長姚兵的書面致辭,姚兵指出,大宗固廢綜合循環利用是一場深刻的系統性革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固廢處理既是“恩之百姓”,造福人居環境;更是“典之未來”,是人類進步與科技發展的經典體現。
中國商聯智庫高級專家、水利部人事司原司長侯京民表示,懷來項目的啟動是京津冀綠色轉型的里程碑,更是中國環保產業邁向國際的新起點。中國商業聯合會將發揮橋梁作用,支持懷來模式的國內推廣與國際合作,共同為建設美麗中國、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總后勤部后勤工程學院原政委、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安全應急產業分會副理事長趙桂林認為,會議主題立意高遠,切中時代脈搏。這不僅關乎資源循環利用和“無廢城市”建設,更是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實踐。安全應急產業正向更深廣領域拓展,深度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生態安全體系構建。恩典之路集團的核心技術將廣泛應用于民需、應急及軍事國防工程。
中國環境出版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陶克菲介紹,國家密集出臺政策明確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的重要性,但各地普遍面臨技術瓶頸、成本高、模式單一等難題。恩典之路環?萍技瘓F為此籌辦本次活動,旨在集中展示創新成果,凝聚行業智慧,為相關企業提供可復制案例,搭建合作平臺,賦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我國固廢處理、經濟社會綠色轉型注入動力,為“雙碳”目標實現貢獻實踐樣本,推動無廢城市建設和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構建。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綜合業務部主任侯貴光談到,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面臨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問題,大宗固廢堆積帶來多重挑戰。懷來縣高站位、寬視野謀劃生態文明建設,率先啟動與恩典之路集團的示范項目意義重大,是落實國家戰略的具體行動和探索轉型發展的有益嘗試。通過引進恩典之路先進技術,實現固廢高效利用,將為區域可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
中關村國聯綠色產業服務創新聯盟秘書長楊潔表示,活動主題精準指向了當前發展的痛點與機遇。高效、高值化利用大宗固廢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必須破解的難題。聯盟的使命是搭建平臺、服務創新、推動轉化,此示范項目的啟動正是踐行使命的重要成果。
國家綠色交易中心專家、恩典之路環保科技集團碳科技公司總經理于立在活動現場詳細介紹了恩典之路環保科技集團凝固劑及配套的智能化成套設備,具有“高資源化率、高環境效益、低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等特性。
懷來縣交通運輸局局長田志鵬在活動現場介紹:官廳水庫淤積土累積事關水庫2035年恢復水源地功能目標實現,《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總體方案》窗口期僅剩2-3年。通過官廳水庫淤積土資源化利用工程,在生態安全、產業升級、民生改善三個維度同步破局,為北方缺水型城市群可持續發展提供實踐樣本。懷來縣已于2024年底啟動該項目,并與恩典之路環保科技集團簽訂了涵蓋大宗固廢環保凝固劑科研生產銷售、淤積土及其他固廢資源化利用等多項合作協議。凝固劑生產線已安裝調試完畢,下一步將利用水庫淤泥和北京建筑固廢實施路面、道路基層、透水磚、海綿磚及綠色建材、市政、園區、風電和鄉村道路等全面實踐。
會議期間舉行了揭牌儀式。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固廢利用與低碳建材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端樂與恩典之路環保科技集團董事長謝紀強共同為“道路工程新材料工程技術中心”揭牌。
本次觀摩會活動采取政企學研共探循環經濟新路徑的模式,吸引了來自全國多個省市的200余名代表參加,包括國家部委領導、地方政府、行業專家及龍頭企業代表。與會人員實地考察了位于懷來縣循環經濟產業園的恩典之路集團大宗固廢循環利用樣板工程。活動還舉行了大宗固廢綜合利用重載車示范道路通車儀式,組織示范道路現場觀摩,并邀請專家進行現場點評。
據了解,懷來循環經濟產業園大宗固廢循環利用項目由懷來縣人民政府與恩典之路集團共同合作建設,依托恩典之路集團凝固劑技術處理處置各類工業固廢、建筑垃圾等大宗固廢,開發利用固廢資源。恩典之路集團致力于推進再生資源循環全產業鏈的完善與發展,努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與綠色生產模式,為美麗中國的建設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
本次會議的召開,正值全國上下認真貫徹落實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的重要時期。恩典之路集團是一家擁有國際領先技術的高科技民營企業,在固廢資源化利用方面獲得了多項國內、國際發明專利。懷來縣委、縣政府積極引進恩典之路集團共建循環經濟產業園,并對本次觀摩會議給予了大力支持,以實際行動落實黨中央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