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這些外國公司主要不是美國的,而是來自另一個跟我們關系很鐵的歐洲國家……
那時候,外資企業掌控著國內超過60%的城市供水市場,還鬧出過飲用水質量問題的丑聞。幸運的是,我們國家成功打破了西方資本的計劃!

【一、冒險家的樂園】
在國際水務行業里,法國企業占據著主導地位。全球排名前三的水務集團中,威立雅、蘇伊士這兩家法國企業加上英國的泰晤士水務,它們加起來控制了全世界70%的水務市場。按照國際分工體系,水務這塊業務主要就是由法國企業在做。
法國還有不少投資公司是靠做水務生意發家的,比如威望迪就是其中之一。

法國人在水務領域確實很有一套。這些企業早就把生意做到了全球,比如威立雅這家公司,70年代就借著香港這個跳板開始在中國開展業務。等到80年代國內部分地區剛開始嘗試讓外資參與水務項目時,威立雅就已經搶在前面開始行動了。
那時候,法國公司威立雅等大張旗鼓來中國做生意,咱們不但沒覺得有問題,反而挺歡迎他們的。
早在美國施壓中國開放水務市場之前,法國企業就已經在這個領域站穩了腳跟。以威立雅為例,這家公司1997年就在中國拿到了首個控股自來水廠項目,之后發展勢頭越來越猛。

美國這個要求,明擺著是想跟法國搶中國市場的生意。但之后十多年里,中國的本地企業和國內公司還是更愿意跟法國人打交道。
那時候,全國600多個城市里,有400個長期面臨缺水問題,每年缺的水加起來有60億立方米那么多。
我們既要跟國外企業合作,也要讓更多民營企業參與進來。實際情況是,美國一直想讓中國對外資開放更多領域,法國企業確實從中得到了好處。像威立雅和蘇伊士這樣的跨國大公司,資金實力非常雄厚。在國內水務項目招標時,這兩家法國企業經常用高價競標的方式來搶項目。

國內企業通常要看到10%以上的利潤空間才敢投資,而威立雅卻能在5%的微薄利潤下果斷出手,甚至愿意支付高于市場價的收購費用。他們最看重的不是別的,就是要拿到企業的實際控制權。
在進駐內地市場前,蘇伊士和威立雅這兩家外資企業已經分別掌控了澳門和香港的供水系統,展現出強大的市場控制力。
上海多個區的自來水業務由法國公司參與運營,蘭州的水務集團也有法國資本介入。更夸張的是,像青島這樣的城市,整個供水系統都被法國企業把控。這些外資企業實力有多強?就連后來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三井物產這樣的行業巨頭,都只能在污水處理領域分一杯羹,根本搶不到供水市場。

法國人真的就那么善良嗎?外國資本大舉進入中國供水行業,會帶來什么糟糕后果,大家心里都有數...
【二、質疑與變化】
外資收購水務企業時,表面上不太在意盈利問題,但他們總有辦法變出利潤來。說真的,那時候的我們跟這些國際資本老手比起來,確實顯得太嫩了。

法國公司控制著供水系統,這讓它們掌握了談判的籌碼。一旦地方政府不同意水價上漲,這些企業就會切斷供水。面對這種情況,當地政府往往束手無策。
以青島威立雅為例,這家企業通過將污水管直接連到自來水管網的方式,倒逼當地政府同意其漲價要求,最終水價從每立方米1元漲到了1.25元。
威立雅1997年在天津拿下首個項目后,當地水價開始大幅攀升。從最初的每噸0.68元,到2007年已經漲到3.4元每噸,十年間價格翻了將近五番。
外資掌控的自來水系統存在安全隱患,這地方是咱們中國,可不是法國那套標準能照搬的。

法國企業在中國運營時,最看重的就是賺錢,根本不管當地老百姓的身體健康。像之前蘭州自來水被查出苯含量超標,青島還出現過自來水變污水的事,那時候國內這種問題特別多。仔細一查就會發現,這些事件背后基本都有外國資本參與,尤其是法國公司經常牽涉其中。
外國企業其實完全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只是他們一直沒當回事。不過現在國內批評的聲音越來越強烈,他們也不得不做出調整了。
但要是做出調整,外企和外資的收益怎么保證?說白了,這錢他們根本掙不著!
現在老百姓的安全可是頭等大事,但那些外資水務企業自己老出問題,這誰還敢相信他們啊?這幾年這些外國水務公司在中國越來越混不下去了,參與的水務項目明顯變少了。咱們中國可不能再讓那些只顧賺錢、不管老百姓死活的水務公司胡來了!
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法律法規,企業經營管理越來越規范。想當年清朝禁煙時,英法直接派軍艦入侵,現在可沒這種好事了!
2010年,日本三井物產從新加坡凱發集團手中買下了其在中國所有的水處理業務。這筆交易讓三井物產一躍成為中國污水處理行業最大的外國投資商。
多年來,外資企業在中國水務行業占據重要地位,從水源到終端處理環節都有他們的身影。現在國內企業雖然掌握了供水系統的主導權,但在污水處理領域,外資的影響力依然不容忽視。

放眼世界,不少地方的水資源確實被外國企業掌控。比如墨西哥的恰帕斯州,這里的水源就被可口可樂公司牢牢把控著。對,你沒聽錯,就是那個賣飲料的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公司幾乎壟斷了該地區全部的飲用水資源,將其用于產品生產。結果導致當地20萬居民日常只能靠喝可樂解渴,這個嚴重缺水的問題真實存在,并非夸大其詞。
水資源的管理權必須由我們自己牢牢把控,恰帕斯的教訓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外資水務企業在華發展遇挫 國內水務行業市場化轉型遭遇挑戰。華夏時報。2014年8月2日報道
蘭州自來水污染事件過去一年后,行業人士對當地政府袒護威立雅公司的做法提出質疑。人民網2015年4月5日報道。
墨西哥小鎮居民被迫用汽水代替飲用水,原因是當地水源被可樂工廠抽干?觀察者網2018年11月19日報道。
墨西哥面臨嚴重缺水問題。新華社2024年4月9日報道,該國水資源短缺狀況日益嚴峻,亟待尋找有效解決方案。當前墨西哥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干旱危機,居民生活用水和農業灌溉都受到嚴重影響。專家指出,這一問題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應對。